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北京城墙为何独缺西北一角?是暗藏玄机还是另有原因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68
导读

根据记载,北京城墙在元代的时候还是方方正正没有缺角的,但是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都出现了缺角的现象,当时内城就没有了西北角。大都的西北角和其他各角相同,都是直角。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

老北京城历史悠久,历经辽、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兴衰变化,老北京城的城池规划也相当宏伟,包括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四重城墙,因为从1952年开始,老北京的外城城墙都陆陆续续被拆除了,现在我们只能看到部分保存下来的城楼。

根据记载,北京城墙并非方方正正,而是呈“凸”字形的。如果你去问询一些健在的老人,他会告诉你老北京的城墙是没有西北角的。也就是在现在西直门这个位置是被砍去一个角的。实则,北京城墙西北方向缺角的这个事情并不是在城墙建造之初就有了。根据记载,北京城墙在元代的时候还是方方正正没有缺角的,但是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都出现了缺角的现象,当时内城就没有了西北角。

北京城在明朝前面是元朝的国都,其时叫大都。大都的西北角和其他各角相同,都是直角。明代重修的北京城往南移了五六千 米。这样一来,北城墙两半段就穿过积水潭最窄处,然后折叫西南,把枳水潭的西部栏在了郊外,城墙因此也变成了斜角。在明代时,积水潭比如今大,水也比如今 深,为了使城墙巩固和便于兴违,城墙按照地形建成了抹角。

有的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元时大都的北城墙,在现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五里处,至今遗迹还在。令人注目的是,它的西北角并无异常,是呈直角的。明代重修北京城时,为了便於防守,遂放弃了北部城区,在原城墙南五里处另筑新墙。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 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於是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