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玄一
康熙皇帝对古人留下的雄伟的长城非常不屑,他曾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于是,他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拒绝修长城的皇帝。
康熙皇帝是一位对科学技术非常痴迷的皇帝。但是他并不故步自封。当他发现中国传统的地图绘制方法不如西方先进时,就委任雷孝思、白晋等深谙地图测绘的传教士人用西方的方法和仪器绘制全国地图。在一些中国学者和钦天监官员的配合下,通过大规模实地测量,于1718年绘制成《康熙皇舆全览图》。
该图堪称当时世界地理学的最高成就。自清朝中叶至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
叶衡字梦锡,生于1114年,进士及第。任常州知州时,常州发大水,灾荒严重。叶衡下令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有人阻止说:"常平仓干系重大,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厉声问道:"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
劝阻者无言以对。
水灾过后,瘟疫大起,叶衡亲自带着医生骑着马到灾区为群众治病,救活了很多人。
南宋孝宗时期,宋孝宗要选派人代表朝廷出使金国。
这是一趟苦差事,弄不好要丢脑袋的。叶衡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孝宗就此事征求他的意见。叶衡平时和司谏汤邦彦政见不合,见此机会,便上奏说:"司谏汤邦彦有口才,适宜出使金国。"
汤邦彦得知后,知道这是叶衡在排挤自己。他比叶衡更狠,直接上奏孝宗,说叶衡诽谤皇帝,诽谤朝廷,严重不忠。孝宗听后大怒,也不详细调查,当天就罢免了叶衡的相位。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从关外赶来勤王的吴三桂行进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被攻破的消息后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
李自成写信劝降吴三桂。
犹豫了一段时间后,仔细权衡的吴三桂决定与李自成合作。可是,就在他向北京进发的途中,却传来噩耗,身在北京的吴氏一家老小被李自成处决了。
吴三桂怒发冲冠,转而投靠山海关外的清军。
白居易写诗打趣的他的朋友崔郎娶了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诗曰:
青娥小谢娘,白发老崔郎。
漫爱胸前雪,其如头上霜。
一个是胸前雪,一个是头上霜,白居易果然够污。把女子的酥胸比喻为白雪,大概就从这里开始的吧!
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记》上说:"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心下疑惑的他召见了著名天文学家李淳风,询问详情。
李淳风回答说:"此人就在陛下的宫中,身为您的眷属,三十年后当称帝,并诛戮您的子孙。"
唐太宗十分惊讶,说道:"把他杀了如何?"
李淳风回答说:"这是天命,无可回避,且王者不死,白白杀了很多无辜的人。三十年后,此人年纪大了,心地会变仁慈,您的子孙尚有活路。如果现在杀了他,上天还会让他转生,三十年后她正当壮年,性情狠毒,您的子孙就没活路了。"唐太宗采纳了李淳风的意见,对此预言不再追究。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9月初,天京(南京)城外秦淮河通往长江的出口处,江水忽然被染成了红色,接连有"捆绑及黄衣黄褂者"顺河漂流而出,连绵不绝,观者无不震惊。
这些尸体都是天京事变中被杀的太平天国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