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_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4
导读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 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 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农历一年当中最寒冷的两个节气,“小寒”和“大寒”,是…

入围作品5个,奖励《张其成讲<易经>》《张其成讲<黄帝内经>》

喜马拉雅音频课程各1个(价值398元)

详情:

https://mp.weixin.qq/s/ONhnVadkZtc09hoIa2p6rA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22日 ,农历己亥猪年的冬月廿七日的12:19:18将进入今年的冬至节气。

冬至的由来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 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 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 从今天开始“进九”。 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冬至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冬至前后,君子 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冬至是公元纪年的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农历一年当中最寒冷的两个节气,“小寒”和“大寒”,是在公元纪年一月份的。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日是一年中 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

过了 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

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 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 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 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 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日是“数九”的 第一天。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

“一九、二九不出 手,

三九、四九 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 柳,

七九 河开,八九 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 牛遍地走。”

冬至一阳生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 冬至一阳生”。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 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 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End

张其成讲《黄帝内经》播放量超过816万

张其成讲《易经》播放量超过2346万

在看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