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希特勒制定了一项“海狮”计划,企图进攻当时已处于孤立无援境地,但还在抗击德国侵略的英国。然而面对北海与英吉利海峡这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德国人深感棘手。于是,计划研制一种秘密武器。
二战时的英吉利海峡东岸海滩
潜水坦克
1940年,德国人开始秘密研制潜水坦克,他们采取了在现役坦克上安装潜水和浮渡装置的做法。
当时控制法国海岸的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是Ⅲ号和Ⅳ号坦克。Ⅲ号坦克装备37毫米坦克炮,主要负责攻占敌人阵地,Ⅳ号坦克装备75毫米短身管加农炮,负责火力支援。
潜水坦克的制造以Ⅲ号和Ⅳ号坦克为蓝本。对Ⅲ号坦克的改装是将其发动机进气口密封,再加上保护盖。炮塔侧面的舱口等全用橡胶薄膜进行了防水密封。这种保护膜既能防水,又能在登陆后轻易抛掉。值得一提的是,潜水坦克安装了通气管和水下导航的陀螺罗盘。
潜水坦克
潜水坦克使用柔软的通气管进行通气。这是一种直径20厘米,18米长的软管,里面有密封盖,前端有浮标,浮标上安装了吸气口和无线电天线。如果浮在水面上的浮标进水的话,那么坦克舱里也会被流入。所以它被称为潜水坦克的生命线。
潜水坦克在水中前进时,只能通过炮塔上方的窗户观察,视野非常有限。所以在车内配备了陀螺罗盘和无线电导航。即便如此,潜水坦克的前进方向通常也只能按照地图指示,如果碰到大的障碍物,要绕过去是很困难的,几乎很难完成。如果最终不能穿过而停在原地的话,那么潜水坦克就会成为极度危险的自杀武器了。潜水坦克车内的乘员为防险情,全都身穿脱险救生装置。整个坦克操作起来非常轻便。
潜水坦克的最大潜水深度可以达到15米,可连续在水下前进20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车舱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就会过高,有可能使坦克成员中毒致死。因此水中前进时,装填手要不断测量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规定数值就要浮出水面。当然从15米深的水下要浮出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潜水坦克在使用前必须由驳船运到近岸海域后,在离目标海岸不远的地方自行下海,在水中前进直至海滩登陆。
被用来改成“潜水坦克”的Ⅲ号轻型坦克
如果英军看到从海里钻出来的坦克时,一定会惊呆了。可惜历史上这戏剧性的一幕并没有上演。由于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被取消了,所以潜水坦克不但没有在预想的战场上发挥作用,而且还在1940年10月后终止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