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抠门的人,到底偷偷攒了多少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64
导读

现在,朋友每天都期待着在健身房偶遇这个小哥 —— 你再说一句我不行试试?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Clio

- 这是 新世相的第1139篇文章 -

说起今年最 抠的人,我必须提名 90 后。

也许是 30 岁即将到来的原因吧,这些年轻人对钱的态度,莫名其妙就变了。

比如出行,普遍变环保了:

曾经每个月打车花 1000,现在能坐 1 块钱的公交 ,就不坐 4 块钱的地铁。

比如吃饭,普遍变朴实了:

之前在北京吃顿火锅就 500,现在 500 是一个月伙食费,两个锅一个炒一个煮。

在抠这件事上,他们甚至胜过了爸妈这种省钱鼻祖:

在网上超市买了10箱打七折的饮料,送货到家时,爸妈还没叮嘱说箱子有用, 他们就自觉把纸壳叠好攒起来了。

多么不容易啊。

从爸妈追着你让你省钱,到你主动抱着爸妈要节俭,这个令人省心的过程,居然花了快 30 年。

正如我一位同事所说,在成功花 2500 块在北京活过一个月之后,他觉得自己前半生错过了攒几套房的良机。

快过年了,看完今天的文章,就是你新年发家致富的第一步。

水火不容的两代人,终于在花钱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

来,我们一起抠。

年轻人抠门的第一步,算。

你应该还记得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小学时解方程式,你头昏脑涨。大学时考高数,你口干心慌。

但为了省钱,我们勇敢迈出了只会用计算机的舒适圈。

网友@小葵可以的,甚至养成了提前在草稿纸上演算的好习惯。

贫民窟女孩怎么出行?

是广州转北京,还是广州转天津转北京?

算不清楚最便宜的周转路线,那是不会出门了。

贫民窟女孩怎么购物?

0:00,球鞋卖 344 元。

13:00,水和霜能省 50 元。

促销时间记得清清楚楚,津贴要是用不上,那是不可能买的 。

一位学文科的朋友,平时视 Excel 如蛇蝎。

但在大促那几天,曾经高数只考了 30 分的她, 花 3 天的业余时间做了一个表格。

算出了乳液每毫升单价,袋装小样和瓶装小样的比例关系。

最后她开心地跟我汇报,她省了 78 块钱,值。

而且省钱还很容易变成一种群众活动。

你一个人的省钱,给全家都带来了幸福感。

读者 张鹏鹏,最近跟爸妈一起办了张健身卡。

一年去满 120 次全返卡费,去满 100 次返 70%。

于是他们一家三口,摇身一变成了健身之家。

每天下班了,就互相督促,互相鼓劲儿:

“走啊,去健身啊!就要满 100 次了!你再不去我周末不给你做饭吃了!”

之前给朋友推销健身卡的小哥说,挑战很难的,你可能不行。

现在,朋友每天都期待着在健身房偶遇这个小哥 —— 你再说一句我不行试试?

因为“不用花钱”或者“少花钱”,我们感到开心,由衷地开心。

年轻人抠门第二步,囤。

微博有句话说得好:

——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变成爸妈的样子了?

——在你不自觉地开始在家囤塑料袋的时候。

这种心态的转变极其自然。

从前你皱着眉头抱怨爸妈:

这啥破玩意,太占地方了我给你扔了吧!

现在你皱着眉头阻拦爸妈:

别扔啊!肯定有用啊!好好的怎么能扔呢?

朋友EDITH,打扫卫生发现自己囤了一沓购物袋。

“要怪就怪现在纸袋一个个都太好看了!平时拎东西出去比塑料袋还是洋气一点。”

塑料袋也是不能扔的,装垃圾装杂物都很 ok。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Clio_Tsien 大学四年的囤货,还不算被污染了直接扔掉的,正好 100 个。

至于盒子,那就更有用了。随取随用,能在家里垒成一道长城。

朋友 Agape_TT, 囤积了一堆电子产品包装盒不忍心扔。

就像松鼠在腮帮子囤松果一样,这是盒子吗?这是帮我们度过寒冬的一团热火。

至于衣服什么的那更别说了。

豆瓣女孩@gw说自己想买毛衣,结果一统计现有库存,瞬间冷静了。

更有甚者,还会手动延长衣服的寿命。

豆瓣有个专门的省钱小组——“抠组”,里面一个叫@小道士青烟的朋友,晒出了自己的战绩:

40 块穿 7 年,每天不到 2 毛钱。

“刚买来是长袖,每年累计穿 30 多天。

几年后袖口磨损改成了 9 分袖。后来手肘磨破了,剪成了 5 分袖。现在是马甲了。

个人认为极致抠门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抠门并不会让衣服冻龄保鲜,但是可以像资本家一样,榨干它!”

但某些时刻,连爸妈都受不了你的囤货了。

朋友露露有次在家问:“妈,你看见我那个装纸箱的箱子了吗?”

妈妈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回应了:

“嗯,我扔了。”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给爸妈省心了,他们终于学会居家过日子了。

但最让我佩服的,是年轻人还学会了自给自足。

如果家里有小院,那一定要种点菜。

如果家里有阳台,那一定要种点菜。

如果家里实在没有地,光用水瓶子,也能自己发个生菜和鸡毛菜,也可以称为种点菜。

以下是 @清眠浅浅家的阳台:

砌了个长池子,有草莓,有香菜,有忘忧草(也叫黄花菜),还有圣女果。

架了个架子种葡萄,泡沫箱里面是葱蒜。

甚至有人在家里进行了化学炼制。

豆瓣的 @土豆不要切丝, 通过洗土豆丝的水,自己提炼出了土豆淀粉。

她讲述得津津有味:

把土豆丝沥干,剩下的水澄清后倒掉,获得水淀粉。

倒在 a4 纸上,放在暖气片上晾干,获得土豆淀粉。

基本一个土豆的土豆粉,能支撑一次炒肉活动。

我们的吃饭自由,都是自己给自己省出来的。

微博上有个网友说得好:

省钱是吃苦吗?省钱是一种爱好!省钱是一种享受!

每次省下钱来,就感觉得到了全世界。

上个月,我看到一个 90 后购物调查。

90 后购买的足浴盆超 6 万件,保暖裤有 850 万件,抽纸有 600 万件。

而其中有一半是给自己买的,另一半,全都给了家人。

这可能就是我们真正的变化:

花里胡哨的可以买,但更多时候要讲究实用了。

在家人照顾自己之前,先把自己照顾好了。

我们学会了先发制人,在爸妈絮叨省钱之前,就提前给全家省钱了。

看到银行卡上你省下来的数字,才发现握在手里的才最踏实。

90 后抠起来,真值。

90 后去年的花钱方式,是有钱就花,隐形贫困。而现在的 90 后,是发自内心地开始精打细算了—— 这不是抠,而是足够个性,想活出他们心中最理想的生活。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愿意为“喜欢”买单,为了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靠拢,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提高生活品质,他们愿意精打细算地节约生活成本,才有闲钱去成就自己的“喜欢”。你想要的省钱、省力、省时,最终的目标都是“省心”,京东超市一直在坚持“至省至真”,它能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带来幸福,让每个人都能尽情享受品质人生。

马上就要过年了,在这段为数不多和爸妈在一起的时光里,爸妈不用跑东跑西辛苦地置办年货,你不用楼上楼下地各种搬运东西。 京东超市会重新让你感受到团圆本该有的价值。

生活不是为了攒钱,但过上你想要的生活需要钱。你花得最值的钱,其实都花给了最值得的人。

当代 90 后省钱有多拼?

为省一块钱,

我愿意多走一条街。

我花 1000 块不眨眼

我花 10 块钱心会疼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