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的深意_你要是自己不到,众人是不敢推你的_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82
导读

问题是,在墙还没有倒的趋势之前,众人是不敢去推的。万一推不倒,那是要轻则坐牢,重则掉脑袋的。 要有先驱者一遍遍地拼命呐喊,振聋发聩;要有敢死队一次次地冒险攻坚,慷慨赴死;一而再,再而三;有人推,有人喊:“…

“墙倒众人推”,此谚大可玩味。

请注意,这里说的不是“众人推墙倒”。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就很简单了。

众人推墙,那墙是必倒无疑的。问题是,在墙还没有倒的趋势之前,众人是不敢去推的。万一推不倒,那是要轻则坐牢,重则掉脑袋的。

电影《让子弹飞》全场搞笑,只有一段耐人寻味:姜文饰演的那个鹅城假县长想号召民众对抗恶霸黄四郎,先是将一块块银锭扔进民宅,而后又将一支支长枪摆满街道,但人们躲在门窗后观望,就是不敢出头。无奈之下,假县长想出一计,将黄四郎的替身捉来杀了,号称霸主已死,民众见“大树”既倒,这才一窝蜂地拥向黄宅碉楼,推翻了恶霸的“统治”。

别以为这只是电影的演绎,现实生活中,要把人心唤醒,凝聚,同样也是革命者首要且最为烦难的任务。

要有先驱者一遍遍地拼命呐喊,振聋发聩;要有敢死队一次次地冒险攻坚,慷慨赴死;一而再,再而三;有人推,有人喊:“墙倒了,墙倒了!”前赴后继,渐成共识,渐成趋势,方能成功。

孙中山临终遗嘱“必须唤起民众”;毛泽东《渔家傲》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说的,都是这样的道理。

而和平年代,面临人心、道德之滑坡,我们要力挽狂澜,重树信仰,同样需要百折不挠的勇气和艰苦细致的工作。

(作者:竹叟)

(摘自《钱江晚报》)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