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炎黄子孙忠孝仁义的文化底蕴,古有王祥卧冰求鲤慰母,缇萦上书救父……大孝名留青史,后人楷模,平凡生活中的尽孝,更是稳固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在天宁街道解放村
也有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孝顺媳妇
她就是张丽贤
真心一片孝媳心
2000年的时候,三十来岁的张丽贤和汪荷秀的儿子因为性格不合离婚,孩子判给了张丽贤。张丽贤因长期胃病身体不好无法工作,又带着孩子,村里给她办理了低保,她靠着低保金抚养孩子,供孩子读书。
同年12月,汪荷秀因为一场车祸,瘫倒在床,当张丽贤得知婆婆病倒前夫照顾不及后,义无反顾的伸出援手,回到原先的家中,陪同前夫一起伺候婆婆,不久后,前夫也病倒了,一个弱女子用孱弱的肩膀,顶起了一个家。
既要照顾瘫痪的婆婆,还要照顾重病的前夫,年幼的孩子还要上学,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想不明白,劝她离开,既然已经离婚了,就已经没有了尽孝的义务,现在还年轻,没必要把自己的大好年华浪费在已经离婚了的前夫家庭里。
她淡然一笑,一日为婆媳,终生为母女,既然当初选择了就不会半途而废,做子女的,没有什么义务之说,尽孝是天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雀畜尚知尽孝,何况我们人类呢。
张丽贤这一照顾
就是整整十九年
2016年,前夫病逝,张丽贤依然信守着自己的承诺,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婆婆。在前夫病逝后,把婆婆接回自己的居所,一口一口的喂水喂饭,理发洗澡按摩,从无一丝的马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张丽贤的悉心照料下,瘫痪的婆婆汪荷秀竟然奇迹般的告别轮椅自由行走了。女儿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勤奋读书,也有了一份好工作。
严父慈母孝子贤孙,是一个家庭和谐的重要组成,每一个和谐的小家庭,构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和谐社会,张丽贤用自己的行动,完美诠释了孝子的涵义,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斜阳西下,落日余晖中
八十多岁的汪荷秀和五十岁的张丽贤
婆媳二人相依相伴,说着唠着笑着
红红的夕阳把两个人的身影
拉的好长,好长……
来源:常州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