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圣诞节了?!圣诞节啦!!
中年妇女不相信圣诞节,但是中年妇女的孩子相信啊!
从大宝开始,每天的圣诞节,都是中年老母亲殚精竭虑的时刻。
送什么礼物?怎么送?用怎样么的方式给孩子以梦想和希望?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中年老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和爱!
早早的,和圣诞老人写信,早早地盼望着圣诞老人的到来。
在孩子们似真似假的期盼中,平安夜像做贼一般把礼物放在家里粉饰太平的圣诞树下,一个不伦不类,但是充满希望的圣诞节还是出现了。
大宝的时候,每年鼓励他用稚嫩的笔,写出最为满足的给圣诞老人的信笺,最终不忘落上一句:亲爱的圣诞老人,我是个好孩子哦!
然后,早早的根据他的梦想,不管是在实体店还是在网络上,尽可能的满足他的小愿望,以达到他的梦想以及认可他是个好孩子的心愿。
曾经,大宝在半夜12点还未入睡,只为偷偷目睹一下圣诞老人的风采;
曾经,大宝是那么深信不疑,源自于那句“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说法‘;
曾经,大宝开始有所怀疑,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
每年每天的冬天,随着圣诞音乐响在大街小巷,他开始有无数的问题:“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圣诞老人怎么来到我们家的?”“圣诞老人怎么知道我的愿望?”“圣诞老人怎么把礼物送到家里来的?”……
渐渐地,他长大了;渐渐地,他不再围着我问这些问题;渐渐地,他长大了!
来自埃克塞特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博伊尔教授向全世界征集人们对圣诞老人故事的心里变化,如果得知圣诞老人并不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否对会影响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
最终教授收集到了1200份该调查的相关答复,主要是来自于成年人对于其儿童时代的回忆。
调查结果表明:
34%的人希望自己仍然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另外还有50%的人表示不会再爱了。
34%的人认为小时候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有助于约束自己的调皮捣蛋;另外47%的人表示没啥卵用。
有65%的小孩子曾经和化妆后的圣诞老人玩耍,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不是真的。
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发现圣诞老人不存在时他们感到沮丧;15%的受访者表示感觉被父母出卖,另有1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愤怒。
大约有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没有收到圣诞谎言的影响;而有30%的受访者表示有所影响。
有31%的父母在孩子向他们质问圣诞老人的真实性时会撒谎来肯定圣诞老人的存在;而40%的父母则不会直接肯定圣诞老人的真实性。
72%的父母乐意向他们的孩子讲述圣诞老人的故事并和他们一起度过欢乐的圣诞节,而剩下的28%则表示不会这么做。
熊孩子们不再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平均年龄大约是8岁。
也就是说,在孩子8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怀疑或者压根儿不信任圣诞老人的真实存在了。
仔细想来,我家大宝差不多也就是在那个事情,开始对圣诞老人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他会认真地和我讨论圣诞老人的真实性,以及圣诞老人的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行为。
比如一夜时间把所有的礼物送给全世界的孩子;比如如何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礼物;比如如何爬过烟囱或者翻过窗户用他胖胖的身躯;比如他又是如何收集孩子的信笺以及心声等等……
但是,小小的人儿,又因为礼物的诱惑,而迫使自己去勉为其难的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期盼圣诞老人的礼物如期到达……
如今,大宝已经10岁有余,而小宝又到了似是而非的年龄。对于圣诞老人,正处在神秘向往的状态,可惜,大宝用他依旧童稚的真与纯,“残忍”的倾诉着圣诞老人的虚幻与不真。
偏偏,我无言以对。
大宝说:“圣诞老人都是骗人的,他根本不存在!”
大宝说:“圣诞礼物都是妈妈送的,你直接向她许愿就好!”
大宝说:“圣诞节就是一个节日而已啊!”
……
小宝说:“圣诞老人会送小朋友礼物哦!”
小宝说:“圣诞礼物都是小朋友的心愿呢!”
小宝说:“圣诞节就是一个节日啊!”
……
我曾经分外纠结于圣诞老人的真实感,但是在大宝与小宝的交流中,忽然产生了平静感。
是啊,圣诞老人存在与否,又有何重要?
我不能因为大宝揭露了圣诞老人的真相而去谴责他的真实,虽然他的直言不讳的确也有自己的私心;我更不能因为小宝的存在而盲目的强调圣诞老人的真实感,毕竟小宝会常常接受大宝的思想熏陶……
好吧,圣诞老人存在不存在又有何干?关键在于我们可以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度过这个节日啊!
圣诞老人送不送礼物又有何干?关键在于妈妈同样可以满足好宝宝的心愿啊!
所有的童话都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湮灭,但是那些美好的记忆和回忆会留在孩子记忆的深处,不离不弃。
所以,如果孩子还相信圣诞老人,就圆他这个美丽和虚幻的梦想;如果孩子不相信圣诞老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美好而真实的圣诞节啊!
快乐幸福就好,何必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