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一个战略位置极其优越的半岛,谁占领了这里,就可以控制黑海,进而影响地中海,因此苏联当年将黑海舰队的母港设在了克里米亚,并不断迁移人口,增加克里米亚的繁荣程度。
1975年,随着克里米亚人口增多,对电量产生了更大需求,于是苏联决定在半岛上修建一座核电站及配套卫星城。
1986年,克里米亚核电站基本完工,反应堆已经安装完毕,然而就在即将投入试运行时,切尔诺贝利事故爆发了,一时间全欧洲谈核变色,克里米亚核电站的进程被迫暂缓。
再后来苏联解体,接手克里米亚的乌克兰更没有能力完成核电站的最后建造,于是短暂的停工变成了无限期的荒废,风吹雨打二十多年,如今的克里米亚核电站已成鬼城。
乌克兰派人拆走了核反应堆等核心设备,克里米亚核电站只剩一座空壳,只有年轻人会来这里探险。
苏联以重工业而闻名,其工业水平还是值得信赖的,即便核心设备早已被运走,但克里米亚核电站还有遍地建筑材料,这些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2016年,俄罗斯开始修建连接克里米亚的跨海大桥,当时就有许多现成材料是从核电站里取出的,省去了大量制造时间,所以俄罗斯才能在两年内完成一座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的大桥的建造工作。
曾经的克里米亚核电站被认为是“全球最昂贵的未完工核电站”,因为核电站及卫星城的主体建筑已经基本完工了,只差最后阶段即可投入运行,结果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停工,俄罗斯修建跨海大桥也只是动用了一小部分材料,还有许多屹立在这里,继续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