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宠妃”到“奈何BOSS”,吴强导演三条秘笈打天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91
导读

这些新奇的设定和反转的剧情,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兴奋点,但随着情节的推进,打动观众的却是对情感的深挖和对剧中人物成长的关注和探索。 “只有计划是不花钱的”“花钱是要看性价比的”“除了合理预算还要进行时间管…

专业是前提,互相信任是必须的,制作生产是团队作业、分工协作的产物。当吴强导演遭遇创作瓶颈,第一反应也是跟合作者、同行、亦师亦友的朋友去交流探讨,总能在交流和碰撞中找到新的灵感。

文/老邓

寒冬料峭的北京,第四届金骨朵网络影视盛典火热举行,吴强导演凭借《奈何boss要娶我》获得“金骨朵年度人气网络剧导演”的荣誉。

《奈何boss要娶我》在年初开播时一夜爆红,多次囊获骨朵网剧热度榜第一名,网剧评论数第一名,总可见弹幕量高达92万,堪称2019年开年第一匹网剧黑马。

吴强

当日盛典对吴强的颁奖词是:“敏锐捕捉年轻观众痴点,用细腻认真的风格深耕创作。在套路和反套路的精妙结构中打造真香定律,巧用镜头语言诠释唯美感。”窥一斑而见全豹,高度总结的颁奖词可映见吴强导演的创作秘笈。

是情感故事也是成长故事

在《奈何boss要娶我》火爆之前,吴强导演就 曾凭借《双世宠妃2》赢得大量粉丝,剧中的“绿光吻“至今还被不少观众津津乐道。

随着导演的更多作品播出, 吴强一下子被许多观众视为贴心人,也由此成为各大平台言情剧,尤其是青春偶像剧项目的“PPT必备”,导演自嘲说自己就是传说中的“PPT神兽”。但他认为自己一直拍的是情感成长故事,而且在“甜宠剧”的概念流行之前,他就拍了很多更偏熟龄女性向的情感剧,积累了很多经验。

小体量言情偶像剧每年在市场大量涌现,是观众刚需的类型。怎样在固定套路里反套路,让观众看到新鲜的东西同时被情感牵动心绪?吴强下了不少功夫。

《奈何boss要娶我》中除了超强的人物设定、高糖的你侬我侬还加入了多方面的阴谋论。这些新奇的设定和反转的剧情,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兴奋点,但随着情节的推进,打动观众的却是对情感的深挖和对剧中人物成长的关注和探索。观众跟着人物一路成长,建立了情感连接就更割舍不下人物和剧情。

在描绘细腻、高糖情感的同时,注重人物情感的成长,以“情感+”的方式突出重围。这是吴强导演创作的一个“真香”定律。

有制片思维又是细节控

因为早年曾师从香港导演赖水清和台湾导演陈铭章,吴强有着超强的产品思维观念和预算管理意识。而这些制片思维建立在对剧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的透彻了解上,这是吴强入行近20年扎实走来的积累,也是前辈馈赠的礼物。

“只有计划是不花钱的”“花钱是要看性价比的”“除了合理预算还要进行时间管理”,在刚做导演之初他就一直被告诫“好钢如何用在刀刃上”。

你一个错误的决定会带来多大的损失和浪费?预算不够如何解决?不能跳戏删戏,只是场景可能替换。绝对不能影响剧情叙事,否则任何省钱都失去意义。吴强总是强调这些。

合理预算的同时,身为处女座的吴强对品质和细节有着惊人的高要求。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体量 再小都能保持一定的品质,并以高热度、高口碑突围的重要原因。

他信奉电视剧一定是大众视听叙事,要时刻关心观众所感。他常常坐在监视器前,抽离出来变成观众视角去看拍摄。

在探班那天,笔者就看着一场“人物翻手机照片然后生气”的戏重拍了几次。第一次不行,因为演员把手机迅速放下,而观众必须看见翻什么样的照片才能入戏;第二次重拍,让演员放大这张照片观看,还是不行;第三次让演员先翻几张照片再单独抽出这张照片放大,盯着看一会积累怒意才放下。

这些表演细节的增加是避免让观众觉得假。

好剧是专业和信任叠加的产物

一部剧的拍摄过程,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每天都有各种突发状况发生。

演员的身体状态和情绪可能变化,场地场景可能变化,天气交通发生变化,甚至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导演拍摄的时候,观众观看的时候,三个不同的时期,从生产到观看环节的接力都会产生变化。如果不及时调整,就是墨守成规、束手就擒。

怎么应对考验的是一个导演的专业度,是一个导演的软实力。

笔者在现场看到吴强对一场戏的调整,他拿起酒店大堂“禁止抽烟”的提醒牌举例,很多年前公共场合可以抽烟,现在明令禁止,新一代的年轻人很快习以为常,提醒牌肯定会从公共场所渐渐消失。因此,编剧之前写未来戏可能会有这个道具,但后面导演拍的时候,就需要拿掉才不悬浮。

对演员试镜试戏,他认为更多的意义是对基本功底和特点的判断,但能否演绎一个角色,还需要现场拍摄才知道。因为人的状态在变化,例如也许试镜的时候正热恋,开机的时候正好失恋了呢?心理也会影响状态,这需要导演专业化的判断和把控,才能将优秀的演员放在合适的角色里。

吴强相信一部好剧的产生,是大家在专业的基础上,所有信任叠加在一起的过程。他敢于在变化的环境下迅速做决策,也是基于充分信任的前提下片方给了他最大的创作自由度。

专业是前提,互相信任是必须的,制作生产是团队作业、分工协作的产物。当他自己遭遇创作瓶颈,第一反应也是跟合作者、同行、亦师亦友的朋友去交流探讨,总能在交流和碰撞中找到新的灵感。

除了有为片方“省钱”的思维和品质细节控, “守时”是他最看重的品质。不管任何风吹雨打,他从不迟到,也由此要求自己的团队。因此,吴强总给合作方带来信任感和放心感, 这种良好的默契使得生产制作的效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准上。

默默耕耘的吴强导演现在更无后顾之忧,拥有一系列亮眼成绩的他低调牵手传递娱乐,并成立传递四力文化传媒。

传递娱乐是一家出手不凡的新兴公司,在市场寒冬下逆势而上,近期刚收购闻澜文化将网生一代的著名流量担当杨超越纳入业务矩阵,还围绕市场最核心的编、导、演等主创资源签约了编剧束焕、苏彪等人。

吴强签约传递娱乐旗下,“这个过程很顺畅,加入传递这个大家庭后感觉不只是和公司联手传递娱乐,更是传递了一种温暖的感情,让人期待未来。”信任会让工作效率加快,而吴强导演联手传递旗下一线艺人的合作也将于明年展开 。

不难想象,在传递娱乐以内容为核心竞争力打通影视产业链的布局下,吴强这样的优秀导演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话吴强

问:对言情偶像剧,很多人似乎更习惯从产品而非作品角度去评论,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吴强:其实我拍过的就不止言情剧,武侠、军事等题材都有,我喜欢挑战题材和类型,但更多看重人物和情感。

其次,我也不太认可这种观点。题材类型本身并无优劣,各有各的特点和观众群体。我们的社会也好,我们的人生也好,多姿多彩,也需要多元的文化作品。具体到某一个观众他也会看不同的题材类型,甚至因为自己的心情而去选择不同的类型。而且不管什么类型,时装剧、年代剧,武侠剧、历史正剧,情感都是相通的。

问:当你遭遇创作困境的挑战会怎么做?

吴强:遭遇创作瓶颈时,第一反应是跟合作者、同行、亦师亦友的朋友去交流探讨。如果实在走不出来,就会跟着大众的眼光走走看,去寻找灵感。因为创作者难免“只缘身在此山中”,而电视剧是大众文化,例如《都挺好》的人物和故事设计,肯定是从观众角度、观众的所感所想出发的。

因为我是处女座,有时候创作上比较烦,经常会先自我否定一番,行不行,能不能?都走不通就放弃。如果有个理由能说服自己,那我就去说服身边的人。

问:你特别看重观众对剧的反应吗?

吴强:有时候我坐在监视器前面,就会把自己当作一个电视机前的观众:那场戏好看不好看?对白清晰不清晰?演员的表演好不好?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这让我得到工作的激情和骄傲。一些情绪点的设置也是一个踩点观影心理学的过程,如果踩中了会很爽。

问:你认为一部好剧是如何产生的?

吴强:从好剧本到好剧,就是一个互相信任的过程。编剧、演员、导演还有制片人、平台等等所有信任加在一起,这才会有好的结果。没有人是朝着搞砸一部剧来的,所以信任与沟通非常重要。当然前提是都要专业。

问:对于改剧本这事你怎么看?是不是编剧跟组拍摄会不会更好?

吴强:这其实是个拿捏分寸的问题。编剧写剧本的时候是在家里、酒店、咖啡厅等等。写某个儒雅角色的时候可能想象的是陈道明,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来的是另外一个演员。现场的情况也很可能跟编剧想象的不同,有很突发状况都跟预设不一样。这个时候只能大家一起协商好合力解决。

就算符合演员的特点,环境之外还有许多状态的变化。

例如,昨天7点收工大家开开心心的,今天晚上10点了我们都很疲倦,同一个演员精气神就会不同,不可能昨天是什么状态,今天也是,所以就会面临临场调整。

问:如果预算充足,各方面都给了最好的资源支持,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吴强:最高的预算、最好的编剧、最好的演员、最好的摄影、最好的灯光......如果是这样,我第一反应是接不接这个戏?因为你会想他需要你做什么。

实际上,没有一个剧组会说我的钱花不完,而且我也很享受这个过程,这个场景花了多少经费和时间,到你呈现画面的时候能否成正比?你在这个五星酒店拍了好几天却只有1分钟画面,你当然要问自己这个钱和时间是否该花在别的更重要的地方?浪费钱并不值得提倡。

问:拍电视剧首先要注意什么?

吴强:电视剧更需要注重社会效应,艺术应该高于生活。我还是喜欢传播更多阳光、快乐、积极的能量。

The End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