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误国,却留下“以茶代酒”的礼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3
导读

韦曜一向饮酒不过二升之量,起初孙皓对这位博学多才的大臣格外眷顾,常暗中赐给他茶荈代替酒。 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孙皓也做了俘虏,被遣送到了洛阳,受封的爵位是“归命侯”,孙皓最终四年后于病故洛阳,时…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吴书·韦曜傳》记载:“韦曜笃学好古,博见群籍,有记述之才。”“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君主孙皓(242—284),在位初期,施行仁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残暴好杀。韦曜是孙皓帐下的重臣。据说孙皓专于杀戮,沉溺于酒色,昏庸暴虐。他每次设宴,常常都是一整天,入席之人无论酒量如何,都要以七升为最低限,即使自己不能全部喝完,也要派人强行把酒灌入口中。灌完够数。韦曜一向饮酒不过二升之量,起初孙皓对这位博学多才的大臣格外眷顾,常暗中赐给他茶荈代替酒。

酒后孙皓常常让大臣们互相揭短作为乐趣。这时谁要有过失,或误犯孙皓之讳,就要遭到拘捕,甚至被斩杀诛死。韦曜为人耿直磊落,认为朝臣在公共场合相互谤毁伤害,内心会相互滋生怨恨,使大家不能和睦共济,长此以往,并非好事。孙皓渐渐觉得韦曜不忠,对韦曜的不满嫌隙忿恨日积月累,终因韦曜在奉命记录关于孙皓之父南阳王孙和的生平事迹时,因其不愿意将孙和列入帝纪,触怒了孙皓。273年,韦曜被拘捕入狱、诛杀。

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孙皓也做了俘虏,被遣送到了洛阳,受封的爵位是“归命侯”,孙皓最终四年后于病故洛阳,时年42岁,孙皓可以说是以酒误国,但是却留下了一个”以茶代酒”的典故。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以茶代酒“记载。一直到今天,仍被人们广为应用,在饭桌上,不想喝酒而又难却盛情,就用茶来代替酒,外加一句“以茶代酒,敬远方到来的客人朋友。”这成为不胜酒力者而所行的礼节,称得上是一件大方之举、文雅之事。而这无论是孙皓还是韦曜,都是始料未及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