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剧人心中要有一个项目的形状。”
今年冬天的北京给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两场纷至沓来并让人喜出望外的雪。而从初雪到第二场雪,期间伴随一部同样有关北京的“语言喜剧”的开播与收官。
这就是由周亚平出品、宋方金编剧、王小列执导,杨玏、啜妮等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热爱》。该剧以北京幸福里九号社区为空间背景,围绕几对年轻人的婚恋嫁娶,演绎了一首几个家庭几代人之间笑料百出又温馨感人的现代都市交响曲。
这个拍摄于冬天的剧集,也在这个冬天温暖了许多人。影剧头版 (ID:yingjutouban)在《热爱》收官之际,采访了该剧出品人——周亚平。
1
“创剧人”这样塑造《热爱》的“形状”
穿过冬日凛冽的寒风来到采访地,一杯热茶抚慰了记者匆忙赶路的心情——这是第一次接触周亚平团队时给人的感受。
说起自己在《热爱》这部剧中的职务,“出品人”这一常规头衔外,周亚平更愿以“创剧人”的视角来讲述这部剧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他在与媒体交流中常提起的一个概念。出于对这一创新概念的好奇,记者尝试从这个切口出发,重新走进《热爱》这部剧。
周亚平
“我认为‘策划人’的角色非常重要,但这个岗位现在被渐渐模糊化了。为把‘策划人’这个概念执行得更加深入、具象体现到一个剧中,我提出了‘创剧人’这个概念。”周亚平进一步阐释,“创剧人要把他整个的观念、设想、创意诉诸于一个形状,一个作品的形状,一个产品的形状,他应是作品运作中最中心的那个人。”
近年来,影视行业中关于“中心制”的话题时常出现——导演中心制、编剧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为做好一部作品,各方力量聚集其中。
具体到《热爱》,周亚平作为“创剧人”又是如何发挥“中心”作用的呢?
这部剧给人的第一观感,便是强大的演员阵容——张晨光、刘敏涛、牛莉、梁冠华、吕中、柯蓝、黄圣依、范伟、范明、黄志忠、喻恩泰、刘蓓、王迅、郝蕾、英达、张歆艺、吴军……据悉,有70余位影视大咖加盟该剧,从主演到群演,清一色都是实力派。
“演员方面肯定要有投入,但这是基本考量。”正是出于对《热爱》这部作品整体形象塑造的把控,周亚平在盘活演员方面没有吝啬。
堪称豪华的阵容配搭除了令人眼前一亮,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表演形态。虽然戏份程度不同,但这些创作经验丰富的老戏骨还是把剧中人物演活了。“我们把这个剧变成了剧集版《演员的诞生》,”谈到演员的选择与表演,周亚平很欣慰,“《热爱》并不是常规层面的北京胡同戏。”
而对于语言类喜剧基调的确认,则源于周亚平与编剧宋方金的一拍即合:“他的思维就适合往喜剧这个方向走,他的台词就是金句,这是方金擅长的部分。”编剧的叙事特点和演员表演有机契合,最终产生了《热爱》这部剧的化学效应。
剧中每个人物都堪称段子手级别的存在,看似简单的日常对话中都藏着创作者的包袱和心思。尚晋妈妈管红花 (刘敏涛 饰)退休前一直是副科长,她把“我不多说,只说三点”的官腔延续到了生活中的每个地方,而尚晋爸爸尚得志 (梁冠华 饰)的标志性口头禅“这是什么买卖”,最后更是感染了一向不苟言笑的李貌爸爸李双全 (张晨光 饰)。
有幸福里社区广播员之称的常有丽 ( 柯蓝 饰),与闺蜜变死敌的万山红 (牛莉 饰)之间的日常斗嘴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这些埋在生活细节中的幽默诙谐,加上演员的风格化演绎,可谓相得益彰。
编剧、导演、摄影、美术、灯光、音乐、制片、发行……从前期到后期,周亚平几乎影响到《热爱》的每个环节。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主任出身的周亚平,与这些岗位都曾有过交结。
基于以往行业经验,周亚平在《热爱》的播出时间上也有一番考量。 “我一直想 引入一个‘剧集档期’的概念,大银幕电影有贺岁档,小荧屏的剧集也应该有贺岁档,《热爱》这次的播出就是一次尝试。”在这一初衷下,北京今年冬天两场瑞雪营造出的氛围与温暖治愈的《热爱》形成了呼应。
“对于一个创剧人来说,心中一定要有一个项目的模型。但提出概念,目的不是为了概念本身,而是希望能够汇聚更优秀的人才、判断和资源,当然 最终以内容为导向。”周亚平始终清晰地意识到,对一部作品而言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仍是原创内容。
2
在“新热爱”中描摹北京“新百态”
说起《热爱》的创作起源,周亚平介绍这是和编剧宋方金聊出来的,但那时还没有操盘电视剧的想法。“2010年开始,我们就经常讨论北京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从喜欢侃大山的 “聊城”,到新青年构成的北漂一族在这座 “新围城”来来去去,对于不同时代的人来说,北京城有着不同的情感标签。
“《新围城》改名为《热爱》则是我们创作方的一个选择,希望能够更加贴近市场,契合观众。”周亚平回溯了这部戏拍完后理念变化的原因,“我们重新审视文本、叙事方式、风格面貌时发现了它最大的特点,其实一切还是 温暖和治愈。”正是 “主题”的再发现,让创作者意识到这部剧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给当下孤独、焦虑、纠结的人们以慰藉。这也是最终把剧集命名为“热爱”的原因。
29年前,一部同样讲述北京群像故事的电视剧在播出时引发万人空巷,这就是国剧经典——《渴望》。“那时候物质非常匮乏,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是饱满的。如今正好相反,物质非常充足,但精神贫乏的现象却出现了。”“前有《渴望》,今有《热爱》”,在周亚平看来,《热爱》里有着对北京城或是北京文化的时代新观察。
表达上的对应体现在,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渴望》底色是悲凉的,悲欢离合被包裹上一层温暖的触感,今天讲述温暖故事的《热爱》则直接采取“喜剧”的形态,却又有不少让人感同身受的地方。 “国内喜剧题材的作品中,作为单元喜剧的情景喜剧多,但连续剧中的喜剧少,这是由其创作难度决定的,”周亚平对这次既延续传统又具有形式创新的尝试进行了对标解读。
“这是一部温暖明亮的现实主义作品, 现实题材主要写人和人的关系,而在所有类型中,写人与人的关系是最难的。”周亚平认为,真诚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是《热爱》的一大坚持。
为了更好展现剧中人物关系,在男主尚晋的人物设定上,编剧宋方金找到了“调解员”这样一个可以关联剧中几乎所有主要人物和情节的社会身份。
“创作者需要找到一个可以撬动故事的支点,来把这些包罗万象的故事勾连起来,而‘社区调解员’这个位置是最好的,只有在社区才会碰到这些社会百态。”周亚平点出了尚晋这一人物角色在叙事结构层面的重要性,“剧集播完后,甚至有人提议可以直接创办一个《调解三人组》的节目。”
正是“调解”这一叙事逻辑的建构,让剧中看似千头万绪的人物故事有了可以遵循的章法,并且,每个人物的故事都与现实相映照。不同地域不同观念的婚恋问题、让人感到无处安放的“逃离北上广”现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传统文化继承中的代际矛盾、创业大潮中的焦虑与泡沫……这些看似零散的单元故事,却展现了万花筒般的当代世相与社会热点。
“前面所有铺垫的包袱,后面都转折包圆回来了。”对剧中前期故事线索太多、存在地域人格歧视等争议,周亚平从全剧层面进行了解释:“中国是一个四世同堂的社会,很难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观。这就需要有全局视角,原来美好的可能会被打破,而原来破碎的也可能会圆满,时间都会磨平一切。”
3
“优质故事”是第一出发点
从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期间助力推出《父母爱情》《温州一家人》《咱们结婚吧》等经典剧集,到离开体制创办蓝白红影业,从作为核心策划人推动《红海行动》的创意策划,到参与联合出品《小小的愿望》《误杀》等爆款电影,“优质故事”一直是周亚平判断市场、选择项目的第一出发点,并在不断摸索适合行业发展的运作模式。
据周亚平介绍,《热爱》之后,公司接下来将推出主打青春写实题材的剧集《飞鸟集》,悬疑、犯罪类型的网剧《心兽》《云中小镇》,以及融合美剧模式和本土审美的警界职场剧《警务联络官》等更加类型化、年轻化、国际化的剧集。
在影视制作人的身份之外,周亚平还是一位诗人,也曾是一位纪录片创作者,聊到不同身份多次切换带来的感悟,周亚平笑着说:“优点是能够给我文本、内容方面的融合,带来理想、情怀和正向健康的力量。而坏处就是使我在面对一些市场和商业现象时,内心会纠结。文人进入影视领域,是会有挣扎的。”这就像《热爱》中学哲学出身的尚晋,用理智和专业去平衡、调解外界的变化,对于理想主义,总要有所坚持。
“我们不缺少世界观,但缺少方法论。”《热爱》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化解人生的烦恼,梳理我们与生活、生命和生存的关系,继而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去重新热爱这个世界。就如剧中范伟所说: “调解员在调解世界的问题,首先要调解的就是我和我内心的关系,我们要先把自己安放下来。”
福利赠送:
gift
在本文下方留言观看《热爱》这部剧的感受,转发至朋友圈,并发送截图至微信后台。我们将从中抽取5位读者获得:周亚平个人诗集《原样》,《热爱》《飞鸟集》衍生周边行李牌和手机壳(型号:iphone7plus,iphone8plus,iphoneX,iphoneXSMax)。赠送结果将于12月27日公布,请即时关注微信留言回复通知。
福利赠送:
gift
在本文下方留言观看《热爱》这部剧的感受,转发至朋友圈,并发送截图至微信后台。我们将从中抽取5位读者获得:周亚平个人诗集《原样》,《热爱》《飞鸟集》衍生周边行李牌和手机壳(型号:iphone7plus,iphone8plus,iphoneX,iphoneXSMax)。赠送结果将于12月27日公布,请即时关注微信留言回复通知。
作者丨雪天
编辑丨雪人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影剧头版独家稿件,影剧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880020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