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武器一直给人一种傻大黑粗的印象,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二战后迄今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和“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世界最大的核潜艇)。而现在的俄罗斯却连建造一艘四千吨级的护卫舰都困难重重,维修前苏联时代那些大型战舰更是举步维艰,然而这不等于战斗民族的超级战舰/潜艇之梦已不复存在。
俄罗斯孔雀石设计局计划的超级核潜艇和星战飞船的外观很类似
2019年12月对俄罗斯海军来说,除了有“库兹涅佐夫”号再遭火灾的惨痛记忆外,还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计划。据俄罗斯媒体《巴伦支海观察》12月7日报道,该国孔雀石设计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超级核潜艇方案,该设计局工程部负责人德米特里.西多伦哥夫表示,这种并非用于军事任务的核潜艇融合了液化气船和核潜艇的双重特点,设计堪称是世界首创!其设计旨在从俄罗斯欧洲部分到远东地区跨北极圈的冰层运送天然气。过去液化气船必须携带具有7级破冰能力的破冰船才能从摩尔曼斯克抵达万里之外的勘察加或海参崴,如果某个海域的冰层面积和厚度超过预期,那么船队的航行就会大受影响甚至被困住。而使用超级核潜艇运输就可以无视冰层带来的挑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航行。
孔雀石设计局计划的超级核潜艇比“台风”级核潜艇长两倍
就俄罗斯国内来看,其远东大片区域自苏联解体后就几乎都回归到半原始状态,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失去了统一的体系化供给,使其大量城市在冬天难以维持哪怕基本的供暖。所以俄罗斯如果想重新崛起,就必须保证资源丰富的远东地区逐渐摆脱无人化的困境。从外部环境来看,如果俄罗斯远东地区长期无人化,那么远东军区乃至海参崴这样的军事要地防御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虚弱。尽管俄罗斯和中国近年来在各方面领域的合作有了明显进展,中国也成为俄罗斯最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购买方,但只靠陆路管道则难免遇到地理和气候等因素的制约。所以,这种专司运输的超级核潜艇方案应运而生,这也体现了俄罗斯对海权建设的执着。
按照计划,超级核潜艇将执行运输液化石油气的任务
据称,这种超级核潜艇完工后,其总长度约为360米,超过“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两倍以上。其吃水深度约为12-13米,全高超过30层楼!更惊人的是,按照设想,该潜艇的水下排水量将可能接近18万吨!几乎是中国新服役的国产航母“山东”号的三倍!而冷战中震惊世界的“台风”级核潜艇的水下排水量也不过4.8万吨,可想而知俄孔雀石设计局的脑洞有多么疯狂。德米特里透露,该新型核潜艇将采用三台90兆瓦的RITM核反应堆作为动力,这种反应堆已经被世界最大的“北极”号破冰船作为动力来源。按照计算,这种超级核潜艇将可以一次运输10万吨液化天然气!此外,由于该核潜艇无需搭载鱼雷和各种导弹等武器,所以人员方面可以大幅精简,按照其自动化方案来看,其总编制人数可以降低到25-28人,这不禁让人想起科幻故事中的未来太空战舰。
俄罗斯计划的超级核潜艇在吨位上几乎是“山东”舰的三倍
毫无疑问,这种超级核潜艇的设计方案会让很多熟悉俄罗斯现状的人感到惊愕。然而孔雀石设计局对其未来的发展却持乐观态度,他们已经开始和天然气运输公司洽谈该项目,声称只要这些企业能够响应,那么超级核潜艇的图纸绘制就会全面展开,而且会在2024年-2027年建成5-8艘!从俄罗斯海军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核潜艇的特点来看,如果这种超级潜艇有望服役,最终发展成军用型号也不是不可能的,届时世界各国的海军实力对比将会重新洗牌,而且还将会引领21世纪海军舰艇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最大的浮船坞都无法容纳孔雀石设计局的脑洞核潜艇
然而,梦想和现实的重叠总会倍显坎坷。俄罗斯目前最大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基建设备的薄弱。早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因浮船坞沉没事故受伤时,俄罗斯就全方位评估了其国内各大船厂可能的维修能力,结果却发现其最大的浮船坞已经无法支撑对这艘6万吨级航母的维修了,而一些虽然有能力维护建造核潜艇的船厂还有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而世界最大的浮船坞是中远船务公司,它是为韩国三星造船厂而建造的,满载排水量50万吨,托举重量超过10万吨。如果俄罗斯新型超级核潜艇真的达到18万吨,那么不要说俄罗斯国内现有水平无法满足,连引进中国的超级浮船坞恐怕都难以支撑!
第二,尽管这种新型核潜艇不携带武器,但其使用的大量特种钢和各种先进设备也会使其成本飙升。即使保守估计,其单艘成本也会超过100亿美元!这几乎是俄罗斯一年国防预算的四分之一。所以就算这笔钱和国防预算无关,也必然大幅挤占俄罗斯包括国防在内的各种项目的经费。
对此有评论分析称,俄孔雀石设计局的想法,除了用极端疯狂不切实际来形容外,再无任何实际性可言!纵观俄罗斯历年来各种看似惊人而且强大的效果模型和PPT,反应出的只是一个曾经超级大国的心有余力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