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而立之年的第二年。
这一年接近年底的时候我重拾起生活的激情,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享受生活。
虽然一年有 3 个月时间在高铁上和外地度过,拍摄时间少之又少,我依旧更新了镜头群,努力去适应这种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
奥林巴斯有了自己的三支镜头,Vlog 设备更新了一茬又一茬,我给自己立下了其他该有的目标。
一月
年初忙碌的一个月,手中的相机并未记录太多生活的场景,唯独只有一张 iPhone X 记录下的忙碌时刻剪影。这张应该是拍摄于杭州站内,差旅途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用手中的 iPhone 去拍摄途径的高铁站和地铁站,努力去发掘不同角度。 拍摄器材:iPhone X+主摄
二月
忙碌春节前最后几天,我搭上了从南京回合肥的高铁,因为临近春节的缘故,只购得一张位于商务舱内的一等座车票,刚好来得及参加公司的年会。
这张拍摄于南京南站,和谐、复习 x2 第一次出现在我的手机镜头里。
拍摄器材:iPhone X+主摄 三月 三月初比较清闲,难得有闲情逸致飞了吃灰已久的 Mavic air 无人机,紧接着就是惨无人道的出差月,这个月我差不多有 20 天在外地,基本就是宁波-杭州-南京-上海-合肥来回奔波。
拍摄器材:DJI Mavic air 无人机
虽然忙碌奔波,但是我还是手中的 iPhone 记录下来我这两年拍的无数地铁站、高铁站中最满意的一张。
宁波是我上学的城市,我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地铁一号线都没有修建完成,如今已经是好几条线的城市了。
拍摄设备:iPhone X+主摄
三月底结束了忙碌的工作,终于腾出时间休息,和朋友一起自驾了皖南。
这次更多是放松性质,所以没有刻意去追求风光摄影,这张是无人机航拍返航过程中顺手拍的。
拍摄器材: DJI Mavic air 无人机
四月-九月
虽然不情愿承认,但是从四月到九月我基本都没有拍什么像样的照片,被无数繁忙的琐事缠身,五月的时候成为大龄晚婚已婚人士,蜜月被迫延后至 12 月,因为实在是太忙了。
六月出差上海,路过一座天桥,城隍庙附近,远处的天空呈现很棒的美景,可惜当时 iPhone X 不具备夜景拍摄模式,相机不在手,只能勉强记录下这个场景。
拍摄设备:iPhone X+主摄
八月出差温州的路上,高铁上路过这么一片地段,颇有种废土时间的感受,我用 iPhone 贴着高铁窗户连拍了十几张,捕捉了这么一张照片。
拍摄设备:iPhone X+主摄
十月
十月的时候我添置了奥林巴斯的17 1.8镜头,顺带买了宜丽客的胸包,奥林巴斯作为备机携带,准备随时捕捉细节。
小巧的奥林巴斯 EM-10 mark3 搭配 17 1.8,抓怕也是异常迅速,一只友好的柯基,朋友家更加友好的雪纳瑞被一一抓拍至镜头中。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7 1.8
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拍摄一直是我的信条。
上帝视角总是那么迷人,因为你完全不知道空中俯瞰拍摄会是怎样的场景。
拍摄器材:DJI Mavic 2 zoom 无人机
十一月
十一月添置了奥林巴斯 75 1.8 ,一款我心水很久的镜头。
没忍住为这套组合拍了张合影。
拍摄器材:佳能 5D3+35 1.4
虽然 M43 画幅虚化能力有限,但是这只 75 1.8 光圈全开效果依旧不错,只是视角略窄,扫街稍微有些受限制。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75 1.8
十二月
心心念念很久的新西兰之旅达成。
没有高楼的基督城,一切都那么像游戏中的小城,远处海天一线。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壮观的米佛峡湾。拍摄器材:iPhone 11 Pro+超广镜头
人生中第一次搭乘直升机降落库克国家森林公园里的雪山顶,只可惜因为直升机救援的缺失,无法达成升级飞行线路的愿望。
拍摄器材:iPhone 11 Pro+超广镜头
远眺库克山的雪顶。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南半球拍摄星轨,陪伴我的是媳妇和酒店的一只黑猫,奥林巴斯自带机内合成星轨功能,构图完成后只需要耐心等待。
新西兰的夜空如此纯净,连手机都可以拍出星空。
拍摄器材:iPhone 11 Pro+主摄镜头
成片还是挺震撼的,奥林巴斯这台小机器总是能给我无尽的惊喜。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陪伴我们拍摄星轨的酒店黑猫,一只八个月大的公猫 Riki Baker。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75 1.8
国外不怕人系列,霍比特人村落休息处,同行的朋友撒了点面包屑,直接有麻雀飞过来觅食。
不知道是不是升级了固件的缘故,总感觉动态追焦相比之前的要差一些,抓拍成功率比较低。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福克斯冰川小镇上雨水中一只正在觅食的不知名鸟儿。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75 1.8,数码2倍增距模式
一路的风光是拍不完的,这也是这个国家鼓励自驾的缘由。
从米佛峡湾回皇后镇的路上,丁达尔效应洒下了这张美如画的场景。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新西兰的禁飞区非常多,主要是集中在城镇和景区,主要原因是这里小飞机、直升机特别多。
不过路上美景很多,不在禁飞区,没有禁飞标识,就可以起飞拍照了,新西兰这块还是比较明确的,能飞就是能飞,不能飞就是不能飞。
严格遵守了当地飞行条例,120 米高度,视距内飞行。
拍摄器材:DJI Mavic air 无人机 全景模式
最佳摄影时间段,同行的友人回去休息了,我带着媳妇随意漫步,总能发现最美的场景。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75 1.8
不得不说奥林巴斯这台小机器在 RAW 模式下,应付有些场景还是比较吃力的,这是在不考虑使用三脚架的前提下,毕竟底小宽容度差,但是五轴防抖在应用 75 1.8 这种等效全画幅 150 焦段的镜头下,还是非常稳。
乌云在前面跑,雨水跟随我们一路,唯有这一小块区域可以看到蓝天,多云多雨天气的皇后镇,这是我第一次在旅游攻略之外看到,而且今年 12 月雨水特别多,我们一路过来刚过一座桥,几个小时后就被封了,从基督城到皇后镇,从西海岸到皇后镇两条路线都彻底断了。
云雾雨雾中的一艘小船。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多数人喜欢在牧羊人教堂附近打卡拍照,但其实站的远一些会拍到更棒的场景。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2 倍数码增距模式。
因为75 1.8没有随时带在身上,稍微有些遗憾。
箭镇上的一台老爷车。
从伊甸山远眺奥克兰,这座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具备南半球最好的城市天际线,可惜的是我拍摄的角度并非最佳角度,75 1.8 再次没有随身携带,拍摄视角稍微有些广。
拍摄器材:奥林巴斯 EM10 Mark3+12-40 2.8 Pro
写在最后
2019 年是忙碌的一年,以至于我太在意于忙着赚钱、工作和事业,忽略了太多生活的美好。
忙碌是对的,但是这 12 个月的忙碌中,依旧可以挤出时间来深度旅游。
希望 2020 年不会局限于这么寥寥无几的几张,而是更多的精彩瞬间。
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下你的 2019年度摄影回顾,邀你 投稿 活动截止时间:2019 年 12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