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陈婷婷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193.7万辆,同比下降4.1%;1-11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7.9%。尽管12月终端市场成绩单尚未出炉,但从前11个月走势来看,负增长基本已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11月SUV市场却止跌回升,同比增长3.7%,成为11月车市亮点之一。
具体来看,该细分市场中紧凑级SUV区间表现突出,其中大众品牌11月同比增长59%,三款紧凑级SUV累计月销突破6万辆,直接拉升了整体增速;1-11月中,紧凑级SUV市场下半年增势更为明显,自主品牌新车CS75 PLUS、比亚迪宋 Pro、荣威RX5上市后,销量迅速提升;日系品牌延续上半年态势稳中有增,而相比之下美系品牌承压较大。
汽车市场消费升级作用下,小型SUV市场受到更大冲击,紧凑级SUV市场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厮杀的主战场。为了更好的了解该细分市场发展情况,搜狐汽车对≥30万元、[20~30)万元、[15~20)万元、[10~15)万元和<10万元,五个价格区间销量前五车型进行了分析盘点,梳理发现,紧凑级SUV市场呈现出以下趋势:
1、紧凑级SUV市场开始“向下”抢夺战,呈现出“合资品牌下探,自主品牌下下探”的趋势。
2、15-30万元区间紧凑级SUV市场,仍是合资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跻身难。
3、南北大众势头强劲,有望打破15-30万元区间日系一家独大格局。
4、爆款车型推兄弟版本,长安CS75 Plus、比亚迪宋 Pro、荣威RX5 MAX等陆续上市,“双车”同台提升防御力。
5、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愈应加速推陈出新,换挡期新旧青黄不接的负面效应逐渐加大。
以下为具体车型销量分析:
一、售价≥30万元区间 TOP5
豪华品牌入门级SUV中,宝马X1的市占率目前最高。近两年,宝马在本土化上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宝马X1在ABB同级别竞品中空间尺寸更大,其后排空间甚至能达到中级车奥迪Q5的水平;其次,终端市场售价比较稳定,品牌信任根基扎实。
奥迪Q3今年4月完成了车型换代,新版Q3增加了车身线条感,更为年轻化。11月该车销量6757辆为今年月销最佳,但整体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还是下降了16%。目前该车终端优惠不多,由此价格上比去年同期高出很多,销量部分和价格因素有关。
由于奔驰GLA的“滑铁卢”,凯迪拉克XT4排名上升至第三位。尽管和第一梯队差距较大,但在二线豪华品牌中,XT4的市场表现是不错的。同等价位中,凯迪拉克XT4的配置、空间都具有一定优势,性价比突出。
沃尔沃XC40于今年5月实现了国产化,生产成本降低,为新车定价挪出一定空间。终端4万元的优惠,该车销量虽稳中有增,但依旧没能成为爆款。毕竟相比其他二线豪华品牌车型,主打安全性的沃尔沃XC40的卖点并不突出,风头被凯迪拉克XT4盖过不少。
宝马X2是宝马家族的最新成员,主攻年轻、运动方向,是X系列车型中个头最小的一个,新车刚刚上市2个月,表现还是相当抢眼的。宝马X2的轴距和X1相同,除了身高比进口版“矮了”5公分外,其余差别不大。X2进口版于2018年刚刚上市,取得不错的销量后仅一年就将其国产化,可见华晨宝马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二、售价[20-30)万元区间 TOP5
2019年是大众途观国产化第十个年头。作为首款国产德系SUV,先发优势和大众品牌在国内的市场铺垫下,途观曾被封为一代神车。然而今年上半年,途观销量曾连续数月下跌,并一度跌出前十。下半年途观渐有好转,11月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22%。
今年可谓是本田CR-V的复兴之年。2018年因“机油门”本田召回了部分CR-V后,销量大受折损。随着召回风波逐渐平息,以及降价促销等措施推动下,CR-V销量回暖,11月基本达到该车的正常月销水平。
日产奇骏这款车最大的优点是油耗低和舒适度比较高。市场降速,日系车的抗压能力有目共睹。奇骏的表现比较稳定,二季度以来一直保持正向增长。
丰田RAV4的大幅下滑有些让人始料不及。上半年整体表现还是可以的,月销基本都在万辆以上;而进入三季度该车开始过山车式下滑,9月跌至3000多辆,10月跌破2000辆,知道11月换代车型上市后才止跌回升,重回万辆阵营。作为丰田品牌的走量车型,在新旧产品换代期库存断档,以及新产品上市前被爆出负面新闻,直接影响了RAV4的销量。
20~30万元价格区间的紧凑型SUV数量不多,标致4008得以跻身第五。11月标致4008降幅环比虽有所收窄,但是仍没有扭转颓势。外观造型不够突出,定价较高,再加上近来品牌运营上波动频繁,这款车想打开国内市场难度较大。
三、售价[15-20)万元区间 TOP5
逍客和奇骏很能体现日产品牌的特点,造型上不显锋芒比较沉稳中庸,加上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日产很精准的切中了大众市场消费特点,也正因如此,无论是逍客还是奇骏都能保持正向增长,特别是逍客11月逆势增长近20%。逍客最大的卖点就是CMF平台,内饰做工不错,但是要想向上和本田CR-V等热门产品竞争,还需提升产品力,据官方信息明年下半年将推出升级换代车型。
途岳在外观上和同系大哥途昂基本如出一辙,因此得名“小途昂”。较好的外观加上亲民的价格以及大众品牌的号召力,途岳一举成为今年紧凑级SUV市场的销量黑马,11月大涨40%,前11月已经累计突破10万辆。
途岳和探歌是大众“双车战略”在SUV领域的延续,同出自MQB A1平台,两车可谓“孪生姐妹”,然而这两姐妹的市场待遇却并不相同。11月探歌和途岳的月销量相差1000辆,但是今年累计销量探歌却不到途岳的1/2;而另一方面从售价上也可看出差距,探歌的溢价能力也不如途岳。据终端市场报价探歌的裸车价已经接近10万元,直逼自主品牌车型。
11月欧蓝德的表现有一定回升,环比、同比均有较大增长。但比去年同期下降20%以上,同级别车型中,欧蓝德向上和本田CR-V、日产奇骏等竞争,品牌力和产品力本就并没有突出优势,再加上国产三年迟迟没有换代升级,市场份额不断受到竞品挤压。
智跑是起亚在华国产的首款紧凑级SUV,2018年4月上市。显然布局晚了一些,为了打开市场智跑以更低的价格切入,10万元起售几乎是贴着自主品牌定价的。然而终端市场来看,低价策略逐渐疲软,在大众、日产等强力合资品牌以及国产品牌的围堵下增长无力,11月销量下降了40.8%。
四、售价[10,15)区间 TOP5
作为紧凑级SUV市场最大的赢家,哈弗H6基本上市以来一直是SUV销量榜冠军。“结实耐操”是大多数用户对H6的评价,亲民的产品定价和不错的动力输出,在同级别中性价比优势突出。然而“神车”哈弗H6也难敌市场下行态势影响,销量比去年下降了不少。
长安CS7511月增势非常强劲,同比增长高达126%,这也让长安CS75终于回到久违的紧凑级SUV亚军宝座。该车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CS75的“双车”战略,即在CS75的基础上,推出了加长版CS75,产品定价下探到10万元大关。
博越是目前吉利品牌销量最高的SUV车型,今年上半年经历短暂低迷后,9月重回月销两万辆阵营,10月、11月一直延续增长态势。然而11月本田CR-V和长安CS75开始逆袭,排名上升后,博越又重新回到紧凑级SUV市场第四位。吉利博越的外观确实有很大进步,但如果油耗能再低些销量会有进一步提升。
荣威RX5超越系列6月上市后,该车销量开始上扬。新车在原有基础上对造型、动力和配置进行了升级,特别是一直主打的智能网联功能升级到3.0版本,在终端2万元的促销力度下,11月销量重回2两万辆水平,排名更是上升到紧凑级SUV市场第五位。
比亚迪宋PRO今年8月上市,新车造型上比宋燃油版更为时尚,同时定价上也进行了让步,起步价直接降低7000元,上市仅三个月销量即突破1.8万能量,基本是11月中增长最快的车型。相比之下比亚迪宋减分了不少,价格也一降再降。
五、售价≤10万元区间TOP5
哈弗M6今年的表现可谓非常抢眼,全年销量将突破10万辆。近两年哈弗在SUV市场的布局策略都有比较好的市场反馈,去年推出的F系主打年轻化;哈弗M6继续下探,继续拓展哈弗H6价格更低的细分市场。
帝豪GS1-11月下降较多,同比减少30%以上。具体来看,6月是该车销量的分水岭,上半年销量一路下跌,跌破4000辆;6月2019款帝豪上市后销量才逐渐回升,11月已经回升至万辆以上。
随着哈弗M6的加入,8万元区间车型竞争格局发生了改变,红极一时的吉利远景SUV逐渐失去了先发优势。再加上2016年上市至今没有升级换代,市场表现不断遇冷。而从博越、帝豪GS再到远景SUV,不难发现今年吉利虽整体销量继续领跑,但产品方面却暴露出问题,产品后续发力,升级换代慢,而这些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吉利接下来的走向。
从瑞虎5X以及同属奇瑞控股旗下的捷途系列的强势增长,可以看出奇瑞目前在集中火力猛攻低价市场。新款瑞虎5X的定价直接打到6万元区间,以比同级别车型低两万元的优势同台竞争,对消费者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空间尺寸是风光S560的主要优势,1.5T的动力配置、智能网联系统加持,对于不到7万元的起步价车型来说,整体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