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内2位年轻医生猝死_从疲劳到猝死仅这几步,为何你却没法抓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08
导读

而在今年6月28日到7月4日,短短8天时间内,就有3名医生出现猝死,且都为中青年,年龄最小才31岁。 而在报告中,中国医生猝死人数从2008年的1人,2012年-2013年的3人,再到2014年的1…

小康医生怎么也都没想到,猝死的高危人群竟然是我们这行。

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陈培因“爆发性心肌炎”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9岁。

12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立峰医生,突发疾病猝死,年仅39岁……离世几天前,杨医生还在回复患者,杨医生妻子发文悼念亡夫,“永失吾爱”,让人心痛。

再加上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医生江金健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终年30岁。

短短两个月,上海就有3位年轻的医生在岗位上猝死。

中国医生,猝死率正逐年上升

事实上,2017年就曾出现一份来自中国首份医生猝死报告的数据。

从2008年到2015年期间,一共有29名医生先后猝死,有90%来自男性,平均年龄仅仅为40岁,其中有25人在三甲医院工作。

而在今年6月28日到7月4日,短短8天时间内,就有3名医生出现猝死,且都为中青年,年龄最小才31岁。

而在报告中,中国医生猝死人数从2008年的1人,2012年-2013年的3人,再到2014年的15人,中国医生猝死也呈直线上升!

中国医生猝死率高的背后,反应哪些问题?

据《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77%的医生一周超过50个小时的工作,将近1/4的医生一周工作时长超过80小时。

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分级转诊不够完善、大小病全都挤在三甲医院,这种尴尬现实,无意中提高中国医生猝死率。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过度疲劳,的确是诱发身体原有各种疾病,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屡次发生医生猝死事件,是不争得事实,但医疗圈对此比较避讳,高层更是甚少发声。

原本理应至高无上的白衣天使,却成为不少人避之不及的高危职业,这到底是医生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呢?

而遗憾的是,当今医学对心源性猝死的认识,理论也好,实践也罢,都是比较肤浅。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好自己,一旦有什么异常情况,就需要重视起来,及时就医。

那么心源性猝死,又是什么样症状?

或许,这张图将会告诉你想要的答案: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