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三生制药联合沈阳药科大学亦弘商学院,在京举办三生“TCP中青年科研基金”总结咨询会。该基金旨在推动国内中青年医药学工作者对TCP积极开展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助力临床应用与科研,造福更多患者。
TCP,是血小板减少的简称,该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病因多样,诊治复杂,以往常常被归类于出凝血疾病或止血血栓专题中,因缺乏独立的研究地位而容易被忽略。近些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TCP的逐步重视和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研发,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及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诊疗领域正得到迅速发展。
“对于中青年科研人员来讲,得到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并不容易,三生希望给中青年科学家更多的机会。”三生制药高级市场总监陈加告诉记者,血小板减少是一个跨科室的疾病,包括血液科白血病、肿瘤科,到肿瘤化疗、ICU重症感染、肝病科、风湿免疫科等。该病在每一个科室都不占绝对主要的地位,因此受关注比较少。三生成立的TCP科研基金,希望业内人士能关注到临床治疗中这一非常重要的疾病,这一科研基金不光涉及基础和临床领域,像药物经济学研究、疾病管理研究等,也都在基金支持范围内。
“三生集团在2015年和2017年分别资助200万元,设立专门的科研基金,推动对TCP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希望以此促进疾病的治疗,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三生制药集团药物营销公司高级副总裁陈小梅表示。
据悉,自2015年起,三生制药携手沈阳药科大学亦弘商学院发起“三生TCP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至今已成功开展两届。每届基金项目持续时间为两年。截至2019年7月,两届基金共计提交TCP领域研究课题224个,最终有29个课题获得资助,目前已经发表高质量文章5篇,并陆续在妊娠ITP治疗应用、移植前干细胞动员和移植后血小板植入恢复、不同瘤种化疗/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二级预防等方向获得重要临床参考证据和科研数据,有效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医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