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吃饭逃单,却没听过“采耳”逃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79
导读

听说过吃饭逃单,却没听过“采耳”逃单 男子来到店内进行服务,服完消费款进行离店,余女士带客户到前台支付结账时,客户却说:我还是微信发红包给你吧,省的麻烦;余女士也没多想什么,根本没想过会直接…

听说过吃饭逃单,却没听过“采耳”逃单

店内就餐消费后支付相应钱款,本市万达广场商业中心、进店消费后,以微信转账为由支付等理由逃单,简称“霸王服务”!

2019年12月25日早上9点左右,江西上饶一名男子通过电梯广告添加到余女士,通过微信了解采耳

男子来到店内进行服务,服完消费款进行离店,余女士带客户到前台支付结账时,客户却说:我还是微信发红包给你吧,省的麻烦;余女士也没多想什么,根本没想过会直接一走了之,因为之前也有客户都是红包付款的;客户走的时候还说下次要来需要预约是吧;余女士跟平时一样回答客户,送客户出门。十分钟过后

48元金额不大,对社会而言,意义却不小,它某种程度上是一块试金石,透过它能测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商家给出了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证明了在利益和责任面前,他们的抉择。现在这道考题被摆到了顾客面前。如果商家最终血本无归,那么伤的是商家的心,也是全社会的心,一旦今后出现类似的情况,商家又该如何抉择呢?

社会就是这样,不要让老实人吃亏,不要让守规矩的人吃亏,大家都重良知,就会催生出更多的良知;相反,则会开启互害模式,良知蒙垢,正气越来越少。这个道理放在任何事情上都是相通的,恐怕也不只是这一处商家面临的问题,也不是光逃单这一件事的问题。你在马路上乱扔垃圾以为没人有办法追溯到你身上,可是你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你不守规矩,自然也不能要求别人守规矩,你总想着贪小便宜、走捷径,为了不落人后,大家也都会挤破脑袋贪便宜,破窗效应一旦形成,潜规则取代规则,歪风邪气占了上风,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