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青龙帮”覆灭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18
导读

赵元良,小名赵青龙,1969年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从1988年起纠集一些不良青少年,在市区为非作歹,逐渐形成团伙。因赵元良

赵元良,小名赵青龙,1969年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从1988年起纠集一些不良青少年,在市区为非作歹,逐渐形成团伙。因赵元良小名赵青龙,遂称“青龙帮”。

2001年,作乱贵州省六盘水市10余年的“青龙帮”团伙覆灭,赵元良被判有期徒刑20年。

赵元良,初中文化,身高只有1.60米,体重却达160多斤,他自幼习武。在扩大自己的势力和与“涂家帮”争夺地盘的过程中,坚持不贩毒、不杀人。

1993年,"青龙帮"成员在勒索一六盘水商人时,"110"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处理。"青龙帮"成员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打伤了2名干警;1995年,"青龙帮"20多名成员手持自制手枪、钢管和杀猪刀,冲进一名警察家中,将其打成重伤,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由于赵元良老奸巨猾,六盘水市公安机关曾抓捕了好几次,都无功而返。赵元良在被警方追捕期间,居无定所,在同一个地点决不睡第二次。

在外流窜期间,赵元良每天都坚持看《人民日报》和当地的报纸,分析当时国家打击犯罪的形势。

"青龙帮"组织严密,等级分明。团伙结构呈"金字塔"型,成员之间具有同学、邻居和狱友三层关系,团伙成员一旦脱离"青龙帮"将被追杀。

赵元良在进行非法活动时只向史洪信、王继军和李家华等骨干分子发号施令,由他们召集各自的喽罗具体操作。在与其他团伙斗殴时,为了分清"敌我","青龙帮"还规定了暗语和暗号。

1999年10月,"青龙帮"为了和"涂家帮"争抢六盘水大光明夜总会坐台小姐的控制权,纠集了两辆中巴车、1辆吉普车的人,扛着普刀、杀猪刀等工具气势汹汹的直奔夜总会,将"涂家帮"成员王军、文艺打成重伤。

1995年,"青龙帮"在将一名警察打伤致残后,六盘水有关领导要求严厉打击这个犯罪团伙。得知消息后,赵元良立即把几年来的非法收入分发给团伙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让他们到外地躲避。

1996年8月,赵元良在贵阳被抓获,但是因证据不足,收审半年后,被无罪释放。此后,赵元良更加嚣张,手段也更加狠毒。

2001年4月,全国"严打"斗争开始后,"青龙帮"违法活动戛然而止,主要成员行踪诡秘,有外逃迹象。六盘水市公安局认为,经过2年多的秘密取证,已经掌握"青龙帮"大量犯罪证据,打击"青龙帮"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1年6月,六盘水市公安局派人秘密前往贵阳抓捕赵元良。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调查,于8月1日将赵元良抓获,拉开了围歼"青龙帮"的帷幕。

抓捕时,两名警察与赵元良搏斗了近10分钟才将他制服,其中一名警察的手部还被打伤。在赵元良家里搜出了60多把杀猪刀。

当日,六盘水市公安局抽调12名精兵强将,成立"801"专案组,采取集中食宿、封闭办案的方式。专案组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青龙帮"骨干成员史洪信、刘松、谢光亮等20人抓获归案。

"青龙帮"副帮主李家华,和赵元良是堂兄弟,他精通武术,老谋深算。公安机关前后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将其抓获。

树倒猢狲散。随着"青龙帮"主要人物的落网,一大批犯罪分子陆续被抓获。4名潜逃到外地的"青龙帮"成员自首。其中,擅长制造"独角龙"手枪的令胡华从上海回六盘水自首。

在此案中,公安部门共司法机关移交62名"青龙帮"成员,其中53人被法院判刑。赵青龙被判有期徒刑20年,李家华被判死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