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要会保护隐私
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其中的人格权编草案完善了隐私定义,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四审稿将隐私的定义修改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保护隐私是网络时代的“刚需”。
保护隐私,不要发布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哪些信息能发或是能不发,只要在发送前稍加考虑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说不要晒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不要晒护照,家门钥匙,车牌;不要晒位置信息;不要晒孩子照片及姓名;不要晒家中老人照片……即便一定要晒,不妨防止一些无法信任的人看到,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和隐患。
保护隐私学会运用手机模式。比如“飞行模式”,还是有不少用处的。首先,利用“飞行模式”可以重设网络,当手机遭遇网络故障或者断网的时刻,打开“飞行模式”,过一会再关闭“飞行模式”,就相当于手机重启,立刻检查网 络连接。其次,“飞行模式”超级省电。最后,当和别人商讨非常机密的事情时,不妨双方都把手机 “飞行模式”打开,可以防止谈话 内容通过手机泄露。
保护隐私,手机要按设置安全密码的要求使用;避免不同网站使用相同密码;网银、支付宝、微信用一套;邮箱、QQ、淘宝用一套;不要与任何人共享你的口令;不要把密码写在纸上;输入密码时严防有人偷看;如果有人在电话中向你索取密码,立即拒绝;如果发觉有人获知你的密码,则你需要立即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