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婚姻是第二次投胎,所以需要慎重。其实很多时候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影响着你选择什么样的伴侣,以及你的婚后生活。
就像最近几年,越来越多适婚年龄的90后不愿意结婚了。婚姻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如此恐惧婚姻?有些人觉得男生不愿意是因为现在结婚的成本太高,需要买房买车,以及彩礼。而女生不愿意结婚是因为不想处理复杂的婆媳关系。
其实,这些只是表面,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原生家庭对我们婚姻观的影响。很多恐婚的人是因为从小就见证了父母的争吵,他们从父母的婚姻中没有看到快乐,在原生家庭没有获得安全感,很多人从小见证了父母婚姻的不幸以及破裂,最终演变成了对婚姻的恐惧。
很多时候,我们长大的家庭在我们以后自己的婚姻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就像不久之前我看到过的一篇文章。文章是一位女士写得,她在文章讲述了她和丈夫的婚后生活,以及双方父母相处方式对他们各自的影响。
女士和她老公结婚七年了,当年二十多岁的她以为只要有足够的爱,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一无反顾的嫁给了她现在的老公。
如今的他们有两个女儿,有房有车,事业也蒸蒸日上,按理说应该是越来越好,但是这位女士却越来越不快乐。因为她和丈夫的沟通越来越少了,丈夫在外地的工作,一个月只能回家两次,每次呆三天。
在丈夫没回来之前,她总是期待他回来,但是每每看到丈夫回到家就躲在阳台抽烟玩手机。很多想要跟丈夫说的话到了嘴边,看到丈夫在抽烟,女士连靠近丈夫的心情都没有了。两个女儿看到爸爸回家也很开心,想要爸爸陪她们玩,丈夫除了刚回到家那会逗逗她们,就不会再有更多的陪伴了。
丈夫两地本奔波是很辛苦,但是回家来不就是为了陪伴家人吗?如果回家只是换来个地方玩手机,她倒宁愿丈夫不要回来了。很多时候,女士都觉得丈夫不回来反而更好些,安静的日子,没有期待也没有失望!
结婚七年,丈夫从未说过甜言蜜语,也没有送过礼物,但该给的家用一毛也不少给。女士曾经也想改变这种生活,她主动带丈夫看电影,拉他去旅行,给他买礼物,丈夫不爱说话,她就多说些,安慰自己丈夫出去工作,也是为了这个家。但是七年了,丈夫没有一点改变,后来,因为二女儿的出生,女士也不再纠结这些事情,将精力主要放在工作和照顾两个女儿身上。女士原来一直认为婚姻变成这样是她们之间的问题,但是慢慢地女士发现,很多问题不是她和丈夫的问题,而是两个原生家庭的问题。
女士在没有结婚的时候,过年回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她爸爸总会开家庭会议,总结一年的收获,以及下一年的计划。每个决定都会尊重女士妈妈的意见,然后一家人一起看春晚。平时女士的爸妈总会在睡前聊上很久。
女士一直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夫妻都是像她爸妈这样相处的。直到婚后去婆家住过一段时间,她才知道夫妻之间原来还有其他的相处方式。
公公婆婆基本上不说话,两人也是一直分床睡的,钱也是各花各的。平时两人谁也不管谁,各自找牌友打牌。而自己的老公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可能是受到了公公婆婆的影响,就像平时回老家,也是将她和女儿们放在家里,自己去找朋友玩。而老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不妥。
女士回想婚后这么多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一直走下去。离婚或许是迟早的问题。
她在文章最后说,等到将来女儿们结婚了,她一定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她们听。将来,准备结婚的对象,他爸爸对待他妈妈的态度,也就是你老公以后对待你的态度。
很多时候,原生家庭影响了我们,让你又在自己的婚姻中重蹈覆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就像这位女士的丈夫,由于自己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以至于自己对婚姻存在的问题丝毫不在意,因为在他脑子里,他父母就是这样相处的,不也还过了大半辈子。
其次,还有的人为了躲避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会找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父亲或者母亲的伴侣。小王在一个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在她记忆力,大部分时间母亲都是在哭泣,父亲每次喝完酒都会对母亲拳打脚踢。母亲总是会抱着她哭,告诉她以后一定要找一个对她好的人。
工作后,小王遇到了一个男生,那个男生好吃懒做,很多时候还需要小王接济他,人人都劝小王跟他分手,小王却舍不得,问她原因说,因为男生脾气还不错,不会打她。
原生家庭中的种种行为,都在处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方式,在他的家庭生活中会折射出原生家庭的状态,在好的状态下,另一半会给够对方足够的爱,可以从不行的原生家庭的阴影中走出来,但在不好的方面,一些没有及时解决的矛盾会在生活中不断加重,伴随儿时的记忆,越来越严重。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第一次经历婚姻,要在这个过程中去完善自己,去尝试这,拥有一段完美的感情,也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