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动作演员枯竭之际,是时候让全世界知道他的姓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41
导读

更难能可贵的是演员吴樾在甄子丹面前竟然毫不逊色,每一次出招都接住了甄子丹的力度,尤其是两人在饭桌上用自己的力量转动着桌子上的圆盘,圆盘在两种力道的夹击下从中裂开了一道缝,最后逐渐成为了桌上的碎片。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华语动作演员已经进入了掰着手指头数的阶段,那些记忆中的功夫巨星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在相继淡出华丽的舞台,留给观众的只剩下那些烙印在时间长河中的经典影像。

《醉拳》《少林寺》《黄飞鸿》《精武门》《警察故事》等等,试问有哪个少年郎不曾被这些影片中拳拳到肉的打戏震撼到热血沸腾呢?

而这一次,为“咏春”真正打出国民知名度的《叶问》系列IP也迎来了终极篇章——

《叶问》作为国产动作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其独有的暴力美学风格深入人心,每一招,每一拳,你都能感受到人物肌肉在双方力量碰撞间的颤动。

即使英雄迟暮,宗师的技艺依旧精湛,一系列火爆的动作场面也让观众如愿大呼过瘾。

影片中甄子丹浑然天成的宗师风范暂且不论,这部完结篇最让小编感到惊喜的其实是演员吴樾的表现。

吴樾饰演的是一位定居在美国唐人街的中华总会会长兼太极拳传人万宗华,片中的第一处打戏高光时刻便是叶问和万宗华的比武对决。

咏春VS太极。

这两种拳法属于不同的武术派系。咏春出拳在于快,不打出虚影誓不罢休;而太极出拳则讲究一个“慢”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太极。

差异性如此大的武术拳法,也让叶问和万宗华的比武在一招一式之间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太极讲究“先礼后兵”,叶问迅速出拳攻下盘,万宗华执掌以退为守,行云流水的攻守战打得观众拍手叫好。

更难能可贵的是演员吴樾在甄子丹面前竟然毫不逊色,每一次出招都接住了甄子丹的力度,尤其是两人在饭桌上用自己的力量转动着桌子上的圆盘,圆盘在两种力道的夹击下从中裂开了一道缝,最后逐渐成为了桌上的碎片。

这场精彩的打戏着实勾起了我等动作片粉的几分贪恋,如此有张力的打戏流程实属久违啊。

吴樾的另一场高光打戏是对阵美国军官的自由搏击。

比起和叶问比武时的“收放有度”,这次交手万宗华显然是拼尽了全力,每一次出拳几乎都带着火一般的凶猛,但谅你是再强的高手,在功夫的世界里,永远有“高人一等”的愿赌服输。

哪怕身心俱疲伤痕累累,眼神中的凌厉却不会散去,这便是一代宗师的气节。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对决吴樾贡献了自己极为专业的武术功底。或许你还不知道,在成为演员之前,吴樾曾是一名专业的国家健将级武术运动员。

5岁习武,7岁参加武术比赛,曾多次获得全国武术冠军,1993年,他更是被国家授予了武术运动员的最高级别称号“武英级”称号,成为最年轻的国家级运动健将,进入演艺圈后,吴樾也因为过人的武术功底和肯吃苦的精神被赋予了“动作明星”的标签。

武打演员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通过自己对武术的理解,结合专业的素养,将中华武术的精髓推向世界。

“武术”之后,吴樾也是一名极为出色的专业演员。199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不仅拿了奖学金,毕业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国家话剧院。

吴樾的演技也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武戏行云流水,文戏更是细腻自如。

万宗华身上有一种浑然天成般的如玉气质,虽温润含蓄却又不失宗师的力量感。

角色人设在叶问面前,并不是单一的脸谱化,甚至在前期还有点不太讨喜。

万宗华和叶问一开始并不太对付,初见时表面和气,实则内心却在偷偷试探叶问对洋人的态度,发现二人之间理念不合后瞬间收起了褶子中的笑意,继而转换为了冰冷的眼神冷漠送客。

万宗华不允许这个外来客挑战自己的威严和准则,他提出要和叶问对决,看似出手狠毒,却在发现叶问的手臂受过伤以后一言不发地让出了一只手,这是万宗华作为宗师的风骨。

在情感戏的处理上,吴樾丝丝入扣的演技极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和叶问对决的那场戏中恰逢地震,摇摇欲坠的吊灯,四处摔落的碎片,都没有让万宗华感到一丝慌乱。唯独想到女儿若男,万宗华不顾个人安慰起身呼喊,眼神急切泛光,完全没有之前的锐利。

你能感受到万宗华对女儿的爱,却始终无法理解他教育女儿的方式。他不认可女儿的爱好,只一心希望她传承太极拳的精髓;他言传身教女儿武术,却不允许她用武术保护自己,即使看到女儿受欺凌后,也只是含着眼泪命令她必须学会忍耐。

有武功却不能出手,那学习功夫的意义何在?

在万宗华的理念中,唐人街的中国人当然不是完全不能硬碰硬,只是他缺少一个出拳的理由。

所谓的忍,不过是万宗华夹杂在民族对立下的权宜之计,他是整个唐人街的主心骨,也是孤注一掷的“大家长”,若能选择,谁会甘愿将英雄气节抛之脑后呢?

最终在美国军官以及美国代表方的挑衅下万宗华带着长久以来被欺压的悲愤热血迎战,这一次,他要用自己的拳头打出中国人骨子里的英雄气节。

电影上映后,吴樾的表现也得到了诸多观众的认可——

事实上角色之所以如此出彩,也源于吴樾对《叶问》系列电影的“痴心”,前阵子在采访中,吴樾表示自己为了等一个《叶问》的角色,足足等了十年。

2008年《叶问》上映之后,原本就对武术痴迷的吴樾被深深圈粉,他进电影院三刷不说,还联系到了导演叶伟信,试图为自己争取一个角色。

他说:“如果拍第二部,什么角色我都想演。”

叶伟信听完只是淡淡一笑,“看缘分。”

也不知是不是命运使然,接下来的第二部、第三部都没有适合吴樾的机会。直到叶伟信拍完《杀破狼·贪狼》后主动联系吴樾,问他有没有兴趣参演《叶问》的最终篇章。

吴樾的眼神瞬间亮起了光,“太有兴趣了。”

这一番趣味往事之后,叶伟信也为吴樾量身定做了“万宗华”这个角色,毕竟他有着专业的太极拳功底。

“万宗华”是吴樾的梦想,电影的title“十年传奇,最终一战”也恰巧吻合了吴樾对于这部电影的情怀,因为热爱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经典。

事实上,吴樾的演员履历也和这次“讨要角色”的经历一样,似乎都差了点运气。

出道以来,吴樾诠释过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虽然他是动作演员出身,却并不执着于一类的荧幕形象,如果专心朝着动作演员这条道路走,他也许早就爆红了,但吴樾却并不愿意局限自己的演员风格,主动离开演员舒适区,寻求新的形象突破,比如《精武英雄陈真》中的国民英雄陈真、《地下交通站》中聪明伶俐的蔡水根、张纪中版《西游记》中的另类孙悟空、《连城诀》中侠肝义胆的狄云等,他总乐于去尝试各个类型的角色,并用自己的风格诠释出不一样的意味。

或许是从英雄迟暮的“叶问”身上,吴樾也顺势感知到了华语动作演员的枯竭,他再度握起了拳头,摆好了身形——

是时候了,用自己的力量,将中华武术文化用影像的方式推向全世界。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