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方法,考有技巧,优学优考策略致力于学与考的最优结合,助力学子考入理想大学!
中考考的是学生,同时考的也是家长。面对中考,其实家长比孩子更紧张,当孩子心理压力大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如何做最好的家长?其实与孩子的成绩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当孩子面对人生中第一次压力较大的考试时,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陪伴他,给予他必要的支持,孩子会感谢父母一辈子。
中考冲刺,网友同问:如何做最好家长?作为班主任,只强调3点。
1.鼓励孩子,让他对学习、考试树立信心
当孩子考试结束,家长不应总是问孩子:成绩怎样,其实,更应该询问的是孩子一天的身体状况和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惑。
关于成绩,最好是通过交流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如果成绩好,那必须称赞,成绩不好,更应该鼓励。所以,无论成绩好与坏,孩子进步的源泉都来源于父母的支持与鼓励。
考试结束最应该做的是帮孩子一起制定和落实学习计划,通过有效的交流和鼓励让孩子明确目标,让他对学习、考试有信心。总之,家长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2.承认现状,牢记“半杯水”的故事,减压从家长做起
对于成绩较低的孩子,家长遇到的问题通常是与孩子的交流会遇到阻碍,特别是在谈论学习问题的时候。
这时候,我们要理解孩子,在中考的压力之下孩子难免出现疲惫、焦虑、压抑等厌学情绪。此时,我们要牢记“半杯水”的故事,两个从户外锻炼刚回来的孩子,看到桌子上的半杯水,一个孩子说:“哇,真好,还有半杯水”,而另一个却说:“哎,只有半杯水了”。面对同样的事物,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情绪。
所以,减压从家长做起,面对孩子的学习现状,我们要承认他与其他孩子的差距,走向积极、正向的一面。
同样是半杯水,为何不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呢?于无声处,调整心态,家长把自己的心情处理好了,才能帮助孩子。
3.默默支持,给孩子信任和空间
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说他们不懂事,却能说上一大堆的道理来,说他们懂事吧,却又更容易冲动,有时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如果说,教育孩子就是管教孩子,那肯定是失败的教育,这样只会将孩子逼到父母的对立面。中考冲刺阶段,孩子在已经学校遇到不小的压力,那在家里为什么不让孩子轻松些呢?
在家里,父母应该与孩子分享快乐和陪伴,孩子心情好了,心态就好,成绩就不会差,在中考中必然能正常发挥,甚至会有意外之喜,考出理想的成绩来。
当孩子需要自己独处的时候,或需要和同学玩耍的时候,也不是未尝不可。
如何做中考生的家长?要承认现状、鼓励孩子、默默支持、给孩子信任与空间。关于这个话题,如果你有更好的观点和想法,欢迎交流。
感谢阅读!文章系原创,版权受保护,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搬运。如果有任何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欢迎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