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女人最大的悲哀是希望另一个人爱她。
对女性而言,对亲密关系的憧憬,对婚姻幸福的向往,这是本能的驱动,不是别的东西可以取代的。”
每个女人都希望遇上一个白马王子,爱自己,疼自己,和自己从青丝到白头,携手一辈子。
爱情有着强大的力量和魅力,值得向往,你可以去追爱,但不能被爱情支配了你的一举一动,始终要知道好的关系是用心经营出来的。
01.
好关系,互相治愈
最近在聚会上见到一位老朋友。
认识她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她,漂亮是漂亮,可总怯生生的,对自己很不自信。
听说她的 父母在她上小学时就离婚了,又很快组建了各自的新家庭,谁也不愿意照顾她。她跟奶奶住,轮着找父母要生活费。
所以, 少女时期的她总是神情黯淡,游离于人群之外。
这次,她和老公一起来的,男人颇有风度,她整个人也散发出一种柔和的光芒,两人都是一脸幸福的模样。
她和朋友们谈笑风生,看起来,自信的多了。
朋友说,终于感受到了被爱的滋味。
从小到大,被父母嫌弃,她一直都很害怕给人带来麻烦,对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没信心。
所以,她拼尽全力,考大学,进名企,成为整个集团最年轻的高管。她得到了外人眼中的成功,可是一直没有幸福的感觉,反而觉得心很累。
遇到她先生,一切才开始不一样。
工作压力大时,他会温柔地提醒她:“你已经尽力了,我们去放松一下。”
印象最深的一次,因为一个大项目进展不顺,她受到上级和下属的两面夹击,回家之后崩溃大哭。他像抱着一个脆弱的小婴儿一样抱着她很久,然后对她说:“没关系的,你不需要时时刻刻都那么完美。”
和他在一起之后,她才开始 接纳自己的“不够好”,也学着不再逼迫自己尽善尽美。
于是,那一部分自己不能接受的“自我”,被另一个人接纳时,她也坦然了,逐渐接受了自己。
她开始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好像打开的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每个人早年的经历中,总会潜伏着大大小小的伤痛。这些伤痛,会在成年后的各种关系里一一“爆发”。
而亲密关系,既是伤痛的引爆器,又提供最佳的疗愈机会。
比如,当你悲伤时,可能是因为你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当你愤怒时,可能是因为你的界限被侵犯,你感到无力控制。当你想用内疚感控制别人时,就极有可能是因为你在童年时,与父母的不和谐关系的投射。
坏关系会发展成相互折磨,相反,好关系是相互治愈。
当关系中的另一个人,能够容纳你的这些感受,带你 重新体验这些事件的时候,你过去感受、反应模式就会被改写。
02.
如何拥有疗愈性的关系?
有人一地鸡毛,有人挣扎痛苦,也总有人不断义无反顾地走进婚姻。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多少人说出口的誓言,履行的时候才意识到需要付出的代价。
但那些看似不完美婚姻的背后,却也有动人的细节。
妻子理解丈夫想要追逐梦想的心情,全力支持他去外地打拼,靠视频通话维持着“异地婚姻“;
而丈夫选择打拼,也是为了让妻子和孩子过上更优越的生活。
丈夫明明平常是不会煮东西的人,却愿意花心思给晚下班的妻子煮汤;
多少次被生活击垮,又在爱人那里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
虽然婚姻有很多不完美,但对很多人而言,对方待在自己身边就足够。
“不管怎么样,你都在我身边,这就足够了。“
日本一部纪录片《人生果实》,记录了两位高龄老人的生活。
加起来有177岁的两人,活出了少女粉红般的婚姻生活。
妻子英子记得丈夫所有的小癖好,爱吃土豆,不吃水果,要用木勺……
丈夫修一也非常呵护英子,在庭院里放着很多示意小心的牌子:“英子她是我最棒的女朋友。”
年轻时英子当掉闲置品支持修一购买帆船,实现梦想;
年老后修一设计布置庭院,给英子精致生活。
这就是爱情最普通,也最美的样子。
不必羡慕荧幕上的童话故事,要学会用心经营婚姻,接受其中的不完美。
就像是食物的保质期是最佳赏味期,但并不代表过期后食物就会坏掉,婚姻也一样。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想遇到好的伴侣,只能靠运气。
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即使遇到了这样的人,也未必能够完成疗愈的过程。反而是在感情结束、对方死心离开后,才悔不当初:“Ta对我那么好,为什么我那时候就没有意识到呢?”
自保是人的本性,而 建立有深度的亲密关系,首先需要放弃的就是自保。
想要拥有疗愈性的亲密关系,有三个前提。
1、敢于袒露脆弱。
健康的亲密关系,始于激情与吸引力,成于脆弱。
一段关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激情期、权力争夺期、整合期。在激情期,双方看到的是彼此的优点,并因为爱慕和欣赏而迸发出强大的热情。
而在权力争夺期,双方看到的更多是对方的缺憾。这些缺憾,常常直接勾起了内在久远的伤痛,当我们无法面对时,就会以相互攻击的方式来表达恐惧。
其实,在所有言语攻击行为的背后,都是对爱的渴求。既想要被看见,又不愿意显得太过“幼稚”和脆弱。
真正的亲密,是从袒露脆弱开始的。
当你可以在另一半的怀里放肆大哭,也能够容许对方在你面前像个孩子一样“无理取闹”时,疗愈性的关系便开始建立起来了。
2、承认“我需要你”。
我曾在某次激烈的争吵中,向他抛出狠话:“你再这样子,我一定会离开!”
当氛围临近冰点时,我突然意识到, 我真正想说的话,不过是“我很需要你”而已。
但是,我使用了情绪化的方式来表达,希望他能够心灵感应,而他接收到的讯息,却是我想要推开他,不再需要他了。
接着,我切换到了爱的“频道”上,直接了当地告诉他:“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很想你。”对方也立刻给出了同样的回应,以及温暖的支持。
那是我经历过的最深刻的疗愈体验之一。
当我们选择不表达需求时,对方通常是无法敏锐地捕捉到。而当我们能够坦诚精准地表达需求,对方才能知道Ta可以如何帮助我们疗愈。
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也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价值。
3、愿意给出爱。
亲密关系中的疗愈,一定是双向的。 伴侣并不是你的疗愈师,而是与你共同成长的伙伴。
主动给出爱与支持,会让彼此之间的能量得以顺畅流动,创造更舒适的关系状态。
蔡康永曾说过:有些人在上一段恋情里全心投入,结果重伤,于是这次恋爱怕受伤,就很保留。这意味着:上次那个伤你的烂人,得到最完整的你,而这次这个发展中的情人,得到个很冷淡的你。
我知道你是保护自己,但这若是做生意,你这店一定倒的。永不再来的恶客,得到最好服务,而新客上门,却备受冷落,这店怎么不倒?
深以为然。
曾经的伤痛,过去了就让它过去。进入一段新的关系,我们也要有一个新的状态,毕竟, 好关系永远都是用心经营出来的。
你越是愿意信任自己,心态越开放,你在关系里就越有主动权,就越有可能修炼出全方位的幸福力。
现在邀请你添加情感疏导老师,一对一教你,爱情中如何好好爱自己,带你看见自己,改进关系,获得成长,教你怎样有能力照顾自己。
解决家庭矛盾,拉近亲密关系
手把手教你如何成为一个被疼爱的聪明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