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给自己写挽联,刘罗锅说给陆耳山正合适,没多久陆耳山死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82
导读

纪晓岚也学他,写了副挽联,说以后你们用这个来祭我,就大满足了。 此事出自老纪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书虽然很多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但全然不把孔老夫子的教诲记在心头。 其二是他们聊天的事或许有,但关…

子不语怪力乱神,很多古人,对这些事,确毫不在意。

明朝有个废王,住在南京,两百年没什么人理他家,他也乐得悠闲自在。

有天,穷极无聊,他竟然把老婆和小妾叫过来,说我想办个生前葬礼。

妻妾一听,呆了。这怎么行?太不吉利了。

废王说,我说行就行。

于是,请了几队做道场的,锣鼓喧天,抬着一具棺材就往城外走了。

有人可能觉得,他窝在里面岂不得闷死?

他不但没死,反而看着热热闹闹的送葬队伍和哭哭啼啼的家人哈哈大笑呢。

原来,他根本没在棺材里,而是坐着轿子,让抬轿者时快时慢,欣赏这出好戏呢。

多少年后,一日,纪晓岚值班,与同事们聊着些诗啊词啊古啊今啊,突然来了句:

(纪晓岚剧照)

昔陶靖节自作挽歌,余亦自题一联曰: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百年之后,诸公书以见挽,足矣。

什么意思呢?

陶靖节就是写《桃花源记》的陶渊明,他晚年曾自作挽歌三首,写到——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纪晓岚也学他,写了副挽联,说以后你们用这个来祭我,就大满足了。

老纪嘿嘿笑着,自以为得计呢,哪料,刘墉,也就是很多朋友熟知的刘罗锅说——

上句殊不类公,若以挽陆耳山,乃确当耳。

确实,以像书虫来形容纪昀,没错,但浮沉宦海四字,却未必适合,因为他差不多就是一帆风顺啊,哪里有多少波折?

那么,陆耳山是谁呢?

他跟纪晓岚一起编过《四库全书》,是个不信邪的主。

(纪晓岚剧照)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

原心亭之西南隅,翰林有父母者,不可设坐,坐则有刑碠。陆耳山时为学士,毅然不信,竟丁外艰。

就在老纪老刘他们坐在一起瞎聊的时候,陆耳山被派往沈阳覆校《四库全书》,“以天气骤寒,裘衣未到,冻僵于旅寓中也”。

列位,如此一语成谶,你相信吗?

此事出自老纪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书虽然很多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但全然不把孔老夫子的教诲记在心头。

专家们说了,此书“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鬼话连篇。

(纪晓岚剧照)

在这个故事里,我不解两件事。

其一是朝廷大臣去大清的龙兴之地,难道不带几个随从?难道不晓得那里的季节?冷的时候,口袋里没一点钱去买件衣服?竟然因冻而死?

其二是他们聊天的事或许有,但关于对联与陆耳山之死,则当是老纪自己的添油加醋。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