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儒风大家
《黄帝内经》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养生命其实就是养阳气。
现代人压力大、欲望盛,每天都在损耗自己的阳气,直到伤及根本,疾病丛生。
0 1
非时作息,阳不归根
古人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和天地保持一致的作息,是保养精气,旺盛精神的根本。
在电子设备发达的今天, 熬夜成为普遍现象。
阳气耗损而得不到补充,长此以往,脱发、胃病接踵而至。
0 2
嗜食寒凉,兼好甜辣
中医讲:虚虚实实。
夏天人的阳气外散,吃冷太多,容易损伤脾胃,寒湿蕴藏在体内,一到冬天就容易发作。
脾阳受损,消化不良,消瘦乏力随之而来。
甜食容易生痰,人体无法运化,就生湿邪。
所以吃糖太多很容易导致阳气损伤。
喜欢吃辣,则使人精神亢奋,阳气耗散加快,也会导致阳气亏虚。
0 3
运动不当,得不偿失
现在很多人觉得:身体不好,多是缺乏锻炼。
运动量上来了,身体慢慢就好了。
实际则不然。
中医讲:“动能生阳,也能耗阳”。
运动能加强血液的流通,适合阳气尚足的人。
比如:办公室久坐不动的白领,应酬太多,消化不良的中年人。
但是有些人体内的阳气不够,运动之后,阳气外散,身体变得更差。
锻炼可以,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阳气不足的,适合慢慢疗养,食补药疗,切忌一味追求锻炼强度。
春夏阳气升发,万物复苏,可以适当锻炼。
冬天万物敛藏,锻炼以不出汗为益。
只有这样,才能养护阳气,养护身体。
0 4
房事不节,肾阳亏损
《老子》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欲望太多,是祸患的根源。
现在各类影视杂志,宣传露骨,不知收敛。
很多年轻人不知节制,一味放纵。
长此以往,肾阳浮于外,人的身体只能越来越差。
长此以往,人变得畏寒畏冷,双目无神,做事无法集中精神,事业困顿,更严重的,甚至影响生育。
0 5
工作烦劳,阳气外张
现在人都流行996的工作制。
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一年到头,也没有休息时间。
过劳伤身,过繁伤阳。
一年到头的忙碌,让人的阳气损耗严重。
加上没有休息,只能入不敷出,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身体是一切的基础。
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好好休息,才是养身之道。
0 6
物欲难止,壮火食气
过去,辟谷是道家的修炼方式,传说可以延年益寿。
现代科学也证明: 少食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在物质充足的今天,人的欲望太容易得到满足,于是很多人就不知节制。
在美国,肥胖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中国,富贵病愈演愈烈,三高比例也逐年升高。
《黄帝内经》: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减少欲望,就是减少阳气的耗损,才能让人不至于过早衰亡。
所以,克制欲望,少欲少食,才是健康藏养之道。
0 7
滥用西药,抗生伐正
这里说的滥用西药主要是指抗生素的滥用。
口服伤脾胃,注射伤心脉,看似效果显著,实则在透支人体健康。
是药三分毒。
平时注意保养,才是健康长寿之道。
治病用药是治果,养生防病是治因。
中医治未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养阳,顾护阳气,才能少生病。
End
张其成讲《黄帝内经》播放量超过822万
张其成讲《易经》播放量超过2357万
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