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09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16
导读

在暗处时(保持在30min以上才能形成对暗适应)感受性大大提高,所以一到亮处时会觉得光特别强,照的眼睛都睁不开,但是很快就觉得光线不那么刺眼了,这就是对光适应,是典型的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如果是适宜刺激外的刺…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刚进入开满鲜花的房间,能够闻到猛烈的香味,而如果在房间内待久了,感觉香味就没有那么浓烈了,甚至可能在不明显的吸气的情况下已经感受不到香味了;同理刚进入存放鱼米之地腥臭味扑面而来,而呆久了臭味也就不明显了。这种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知识补充——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如同大小的声音,甲听的很清晰,而乙听不清甚至听不到,就是甲的听觉感受性高于乙。

【主题扩展】

回到之前的感受适应知识,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文章开头说的就是嗅觉的感觉适应。下面列举一些其他感觉器官的感觉适应现象。

视觉,从亮处到暗处,开始什么都看不见,随着时间的延长,原来看不见的慢慢看见了,这就是对暗适应,是典型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在暗处时(保持在30min以上才能形成对暗适应)感受性大大提高,所以一到亮处时会觉得光特别强,照的眼睛都睁不开,但是很快就觉得光线不那么刺眼了,这就是对光适应,是典型的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对暗适应虽然是感受性提高,但基本见光死停留时间太短,有没有办法保持住呢?这个还真的是有办法解决的,带上红色(波长620纳米以上的红光哦)的眼镜就可以了,但是明度感受性提高了,色调就有了红色的干扰了。

听觉,我们刚进入到闹市中时会感到声音嘈杂刺耳,甚至听不清旁边人说话,而一会后就不觉的那么吵了,这就是听觉得感觉适应。

味觉,我们一般对甜食不敏感,但是对酸却很敏感,当我们吃酸辣粉的时候,第一口可能会酸的皱眉头,而继续吃几口后就会就觉得不是那么酸了,这就是味觉的感觉适应。

皮肤感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的就不觉得热了,不是水温边变冷了,这是皮肤感觉中的温度感觉产生了感觉适应。

【注意区分界限】

感觉适应是指感受性的变化,而感受性是指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也就是说这种变化当外界的持续刺激撤销时是可以恢复到正常转态的,并不会对机体产生无法修复的损害。如果是适宜刺激外的刺激,使人的某些感受器官受损而改变了响应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叫感受适应。

就比如经典假说“温水煮青蛙”,它是冠上了感觉适应的帽子,让大家觉得合理,但却忽视适宜刺激这一项,当水温超出适应刺激范围,机体的保护感觉“痛觉”就会提示机体反抗,所以青蛙不会老实等着变成青蛙汤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