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葡萄酒白菜价,跟大家说说葡萄酒选购误区小窍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57
导读

由于世界各地的气候并不是一样的,因而在同一年份,并不是所有地区的葡萄质量都是一样的,如1985年在法国被认为是一个好年份,但在加州则是葡萄收成不好的一年。曾经有个简单的测试,把一瓶高价酒和其他普通酒放在一起让…

每每打开冰箱,空空如也,一种失望的表情跃然脸上,一瓶好葡萄酒都没有叫我如何生活,于是关上门大踏来到商场选购心称如意的红酒,刚开始也不知道知道如何选购葡萄酒,购买几次,轻车熟路之后就慢慢熟悉怎么买好的更适合自己品位的葡萄酒了,我们在选购红酒时应该认识如下五点误区,非常重要。

1.品牌误区

葡萄酒种类繁杂,人们在选择葡萄酒时,往往依赖少数能记住的几个不太拗口的名牌,如很多消费者只要看到酒标上有Lafite(拉菲)、Beychevelle(龙船酒庄)等字样或才Latour(拉图堡)等城堡的标志图案,就会觉得可以信赖。事实上,虽然名牌酒可信度更高,但如果过分迷信而不加分析,就无法选择到性价比更高的酒。比如,花同样的价钱买一瓶Lafite的副牌酒和买一瓶波尔多四级酒庄的酒,就要综合考虑个人口味和消费用途等各种因素,而不能单纯以牌子的大小来取舍。

2.年份误区

年份对于葡萄酒来说至关重要,好年份的葡萄能酿造出品质卓越的葡萄酒。但是,由于世界各地的气候并不是一样的,因而在同一年份,并不是所有地区的葡萄质量都是一样的,如1985年在法国被认为是一个好年份,但在加州则是葡萄收成不好的一年。因而单凭年份选 酒是很有风险的,最好是找到好年份的酒后,再考量一下当年酒厂的收成情况,特别是买高价酒的时候。

3.评分误区

有些人喜欢在选购葡萄酒时严格地参照酒评家的评分,甚至会在买酒时向售货员询问某瓶酒的具体分数。然而,虽然酒评家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对酒的评价和打分对消费者挑选葡萄酒也有指导意义,但酒评家毕竟不是精密的仪器,品酒打分时会受心情、个人偏好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葡萄酒评分只能作为选购时的参考要素,并不能完全依赖。

4.价格误区

“一分钱一分货”的传统观念也会误导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选 购。从品质上说,高价酒大多是极品,而且高价酒也己成为品位和身份的象征。但是,曾经有个简单的测试,把一瓶高价酒和其他普通酒放在一起让十几个消费盲品,结果只有两人发现了高价酒的卓尔不群,可见对于普通自用消费来说,在追求价格的同时,也要考虑性价比。

5. 等级误区

法国的葡萄酒分级制度是最严谨的。最经典的1855年波尔多梅多克酒庄分级制度己经沿用了一百多年,但其准确也逐步受到了挑战,如目前还身处第五级的Chateru Lych-Bages和第四级的Chateau Talbot己经被公认为具备了二级庄的水准,毕竟一百年的时间足够提升酒庄的档次。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葡萄洒时,要关注最新的消息,而不能简单地迷信古老的分级制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