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攻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65
导读

大多数的新妈妈都是初次生宝宝,没经验,对宝宝不了解而产生一种自觉没用的感觉,如喂奶、换尿片、啼哭,此时如果缺少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安慰及帮助,易引起极度紧张,感到孤立无援,再加上睡眠不足,会影响新妈妈产后的…

终于迎来我们心爱的宝贝,当全家人的关注点都在宝宝身上时,新手爸爸们千万别忽略了妈妈,要更加注意照顾新麻麻,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剖宫产后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宝宝剖出来后,我们助产士会尽快与妈妈进行早接触、早吸吮。

接下来就请新爸爸们竖起耳朵,拿上小本本来记上笔记,新妈妈要注意什么呢?

饮食

术后回到病房,6小时内禁食禁饮,6小时后您可以先喝点温热的开水,如果没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可以进食流质饮食,比如蔬菜汤、米汤、藕粉、果汁等。但请暂时不喝红糖水、牛奶、奶制品、碳酸饮料等容易引起胀气的饮品。(医院发放的流质请放心食用,晚上5点以后停发放饮食,请自行准备)

肛门排气后肚子不胀,经医生评估后,可进食半流质,如稀饭、面条、馄饨、饺子、香蕉、苹果、绿叶蔬菜等。

产后不宜进食桂圆、荔枝、参等活血食物。宜清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活动

以卧床休息为主,少说话,至少2小时内床上翻身活动,翻身时可用双手固定腹部上的切口。

术后可能会出现寒颤、发冷等感觉,切勿使用热水袋,由于麻醉原因,您的感知可能未恢复,极易引起皮肤烫伤。

手术当天:如果手术后返回病房时,您的双腿不能有效移动,请您的家属定时帮助您按摩双腿,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1天:妈妈们可以下床活动,在爸爸的陪伴与搀扶下慢慢的走一走,注意保护腹部切口,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腹胀。

术后2天:颈部功能锻炼:每天上下、左右活动颈部,以减轻颈肩部不适。

伤口

术后回来,妈妈腹部切口贴有一张白色敷贴,表面干燥清洁,护士会在敷贴上放置一沙袋加压,再用腹带固定。当新妈妈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的两侧。

疼痛

术后疼痛怎么办?

护士教你正确对待术后疼痛!

术后有切口疼痛、子宫收缩痛,属于正常情况,请根据下图的数字疼痛评估法正确评估疼痛分数,如果您感觉疼痛评分超过4分,请及时告知护士并如实表述您的疼痛,护士会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评估,必要时给予您不同的止痛措施。您也可以尝试深呼吸、听音乐等放松技巧。

关于镇痛泵:镇痛泵分为两种:静脉电子镇痛泵,硬膜外电子镇痛泵。

镇痛泵持续将少量镇痛药物泵入您的体内,若您仍感觉疼痛难忍或准备翻身活动时,可按按钮一次,镇痛药物将加量注射一次,护士会告诉您按压按钮的频率;如果您的镇痛泵为硬膜外镇痛泵,在更换衣服、擦身、翻身活动时,请注意您背后的敷贴与导管,防止敷贴的卷边、脱落,管道的扭曲、折叠、滑脱等,当出现上诉情况时,请及时告知您的护士。

导尿管

护士会为您妥善固定手术带回的留置导尿管及尿袋,请您不要弯折(导致尿液无法正常引流)、拉扯(导致您尿路口的疼痛),特别是在更换衣服、擦身、翻身活动时更需当心。

护士会告诉您处理引流出的尿液的方法,请家属注意:当尿袋内的尿液到达刻度线上的500ml(大约半袋)时,放尿一次。正常情况下,留置导尿管将在术后24小时拔除,当妈妈第一次下床解小便时,请按照三个半分钟这么做:床上坐稳半分钟、床沿坐稳半分钟、床旁站稳半分钟,再开始活动。体位应由卧位——坐位——站位慢慢的改变,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宫底及恶露

护士会定时按摩您的子宫,评估您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并及时干预。

产后当天 脐下一指
产后第1天 脐平
产后2-6天 以后每日下降1~2cm
产后1周 耻骨联合上方
产后10天 骨盆腔内

保持外阴清洁,勤换护理垫,如发现流血量超出月经量请及时告诉您的主管医生或护士。

血性恶露:色鲜红,量多,有时有小血块 血性恶露:色鲜红,量多,有时有小血块 白色恶露:色泽较白,质黏稠
3——4天 10天左右 3周

关爱

大多数的新妈妈都是初次生宝宝,没经验,对宝宝不了解而产生一种自觉没用的感觉,如喂奶、换尿片、啼哭,此时如果缺少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安慰及帮助,易引起极度紧张,感到孤立无援,再加上睡眠不足,会影响新妈妈产后的情绪,严重的会在产褥期出现抑郁症状。家属要关心产妇,了解产妇心理,耐心倾听产妇诉说。有效地解决产妇心理上的疑难和解决产妇身体上的不适,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产后出汗多、家属及时帮助妈妈擦身并更换衣物以免着凉。可以请一个有育儿经验的家人或朋友或专业母婴陪护来照顾新生儿,要让妈妈有足够睡眠,从而心理和生理上都得到足够休息。爸爸们,加油吧~~~

END

资料来源: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8.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