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宝妈在烦恼一个问题“不知道孩子几岁给零花钱”。如果孩子太小,对于金钱没有掌控力给孩子钱花,就容易出现乱花钱,或者是用钱买玩具玩游戏等等。
有些家长还怕孩子学坏了,所以不敢给孩子零花钱。还有的父母怕孩子在学校吃不饱,因为家里钱财雄厚,平时就会给孩子零花钱。上了上学的小樱,今年8岁了看到其他同学都有零花钱。
一次上学的时候,小樱跟妈妈说:“妈妈,给我点零花钱,”还有很多小朋友也跟小樱一样,当孩子开口向你要钱时,作为宝妈这3句话要谨慎了:
“妈妈没钱跟你爸爸要去”
很多孩子跟妈妈比较亲,父亲则是扮演者严格的角色。当孩子有什么事情之后,往往会跟妈妈商量。如果孩子跟你要零花钱了,宝妈不要着急反应。
孩子一说就说不给,或者是说妈妈没钱跟你爸爸要去,这样会让孩子认为妈妈不愿意给,对于妈妈掌权的家庭孩子还会认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
本想着妈妈会给,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落差,对孩子来说还容易影响日后性格发展。如果孩子真的去跟爸爸要了,爸爸依旧说跟妈妈要,反而会影响到孩子。
“你这么小,花钱的事妈妈替你做主就行了”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怕孩子不会花钱或者是乱花钱,当孩子开口要零花钱时,家长还会说:“你这么小,花钱的事妈妈替你做主就行了”。
如果你是用类似的话语去说,一是容易让孩子养成“妈宝男”的性格,花钱方面不能自己做主,以后事事都要经妈妈的同意。二是在孩子合适的年龄就可以给孩子零花钱了,如在孩子上学的时候。
这时候孩子已经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并且早餐、玩具都可以自己买了。在刚开始可能需要父母跟着,等他们熟悉后。家长就可以给他们零花钱了,他们自己支配,从而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跟交际能力。
“不给”
当孩子张口跟妈妈或者是爸爸说:“可以给我5块钱、10块钱吗?”父母第一反应可能会说“不给”。你真是这么说的就要注意了,一方面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应该手里拿钱,一切都要听父母的。
另一方面,孩子每回问父母,父母都是这样的回答,还容易让双方的感觉出现破裂,影响全家人的幸福。所以,当孩子跟你要钱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好好跟孩子沟通,问清楚孩子要钱的原因。
如果是买书本等学习上的东西,家长可以相对应给孩子钱,之后让孩子把剩下钱找回来。如果是价格高的玩具,家长可以跟着孩子去买,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孩子学会自己支配钱财,等到以后真正有钱可以赚钱,也不会乱花而是会有条有理的支配。
各位父母,你会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吗?一般给多少?为什么?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育儿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