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充满“love&peace”的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出现简直就是综艺界的一股清流,它总是能用一番高谈阔论让你折服,并一针见血的戳中你内心的嗨点。
经历了6年的变迁,第六季《奇葩说》开播,蔡康永带着“情商课”,薛兆丰带着“经济学”,李诞带着“人间不值得”和铁打的马东又回来了。
嗯,还是观众熟悉的味道。
但不同的是这一季的赛制有所调整,节目在采用1V1开杠的同时还用“杠”设置了段位——新奇葩一道杠,老奇葩两道杠,BBKing三道杠。只要赢了,就能拿走对方的一杠。这意味着就算之前你赢了多少人,拿过多少BBKing,只要你输了就会被打回原形,惨遭淘汰。
比如:辩手许吉如因为发挥失常,仅用了短短三周时间就从哈佛学霸、天才辩手的神坛沦为被淘汰选手。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资质背景,稍不留神就会走下神坛。因此第六季的《奇葩说》不仅仅是一场新老对决,更像是一场硝烟弥漫的生存战,辩手们个个都是又狠又刚。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九期节目中,妙语连珠詹青云对战温柔又有力量的储殷教授,两个人围绕辩题“ 伴侣有个异性soulmate我该介意吗?”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詹青云是站在立场正方立场,储殷教授则是站在反方。
储殷进行了概念切换,他认为这道辩题讨论的不是在你的伴侣与soulmate有实质性关系要不要建议,而是只是单纯的soulmate你要不要介意?简单的一个思路转换就把话题风向带到自己这边。节奏稳妥,控场一流,简短的开场就把观众从对手设置的情境里提出来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前在大众的心中,大学教授都是不经实践的理论派,往往说着一些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在面对口吐莲花的小年轻时自然是不占优势。而且《奇葩说》本就是一档属于年轻人的综艺,一个观点说不好就会像罗胖一样给自己招黑。
但储殷在这场辩论中却突破了“刻板老师”、“中年油腻男”的形象,让人挖掘了他身上真诚有感染力的一面,他说提出的论点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储备量,且逻辑自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论打情感牌的功夫,储殷句句能讲到点子上。
就拿他在这期节目中提到有些压力不能跟老婆说,“一个人失眠,胜过两个人彼此煎熬”。道出了情感关系中的软肋,惹得观众纷纷落泪。论煽动情绪的能力,储殷能用接地气的生活细节猛戳观众泪点。这一整段发言“全场最佳”。在继陈铭离开《奇葩说》的舞台后,终于又一个男人能够站在中年已婚的立场上,去呼唤内心最柔软的一隅,去诠释相濡以沫。去激活我们内心沉睡已久的热情。
储殷作为反方一辩,能够用“两个人在一起更多的是关心,理解,两个人曾经走过的那么长的刻骨铭心的路,这是灵魂伴侣所代替不了的。”这般朴实的道理道出情感关系的真谛,引发观众的共鸣。
一个高知、有阅历的辩手,他总能让观众在仔细分析话题逻辑的同时,再把输出的观点深入到观众心底,留有回响。
所以一个人的知识底蕴,往往决定了他观点的深浅,而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温度。因此储殷老师是个有温度的辩手没跑了。这与《奇葩说》所提倡的“好好说话”不谋而合。不得不承认我们刚开始看《奇葩说》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猎奇,最初走红的那批辩手,无论是咄咄逼人的马薇薇,还是撒泼打滚的肖骁,他们在台上嬉笑怒骂,即便是诡辩也能把你成功带跑偏。
但到了第六季《奇葩说》变了,变得真情有温度,有储殷老师的以理说服观众,以情打动人;还有在许吉如淘汰时罗老师把自己战队的复活卡送给许吉如所在的薛教授战队。因此《奇葩说》从最开始的谁个性越鲜明谁就越容易被看到,已慢慢转变为谁“更有梗最有内容”才能真正被观众喜爱。
无论是赛制还是选手,《奇葩说》第六季都在焕新升级,这期除了储殷和詹青云的神仙打架,还有颜如晶和肖骁作为二辩对垒的友谊赛。能看得出《奇葩说》已经慢慢从一档爱吵架爱撕逼、爱拉帮结派的节目,慢慢转变为一档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节目。
《奇葩说》第六季是我心中最佳,不接受任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