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昨晚,我又没忍住_我是得了“夜食癖”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37
导读

在DSM-5中,夜食癖是进食障碍的一种,患有夜食癖的人 会反复在夜间饮食过量,在清晨有厌食、失眠现象,并且, 对夜间进食感到非常痛苦,而不是愉悦。 有研究发现,习惯采用 适应不良性调试策略(Ma…

来源 | KnowYourself(ID: 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 | 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已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深夜12点,此刻的你躺平在床,决定再玩五分钟手机就睡觉。

你点开了这篇文章。

……

正文到此结束,祝大家晚安!

或许,你会回想起那些带着沉甸甸的肚腩和罪恶感惶然睡去的夜晚。

你觉得是自己自制力太差,尝试用早睡、分散注意力、贴励志标语的方式,来让自己远离夜宵,但统统没用。甚至,症状还在加重……

然而,忍不住吃宵夜,可不仅仅是自制力差这么简单。

长期的夜间进食——无论是习惯性在夜间吃零食,还是白天节食而晚间进行卡路里补偿,都可能诱发一种进食障碍:

夜食癖

Night-Eating Syndrome, NES

在DSM-5中,夜食癖是进食障碍的一种,患有夜食癖的人 会反复在夜间饮食过量,在清晨有厌食、失眠现象,并且, 对夜间进食感到非常痛苦,而不是愉悦。

所幸, 不是每个爱在晚上吃东西的人都有夜食癖,数据显示,人群中只有1-2%的人患有夜食癖。

大部分人戒不掉宵夜的原因,远远没有严重到“夜食癖”的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吃宵夜呢?

哈佛大学Frank Sheer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

“12名健康的、非肥胖的成年男性在昏暗的实验室环境中生活了13天,每天睡眠充足,并且每隔4小时吃同样的、适量卡路里的食物。在饮食被完全规范的情况下, 这些被试饥饿的高峰期在晚上8点,低谷期则在早晨8点,而且在晚上,被试对于甜、咸、及淀粉类的食物有更多的渴求。”

也就是说: 人类天生的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就决定了每天晚上是我们最饿的时候。吃宵夜,其实源自我们的生物本能。

对于这一结果,俄勒冈职业健康研究中心的Steven Shea用进化论做了解释:

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食物是稀有资源, 所以相对白天进食,在晚上尽可能吃高热量的食物是更有利的。这样,就算第二天没有及时找到食物,身体也有足够的供给日常活动的能量。

吃宵夜,根本就是人类的天性嘛!

宵夜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 缓解一天的情绪。当我们想要分散注意力,或试图让自己感到愉快,我们都会选择吃宵夜。

研究普遍发现, 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饮食之间有很清晰的联系——不开心的时候,人们总是把手伸向饼干罐、糖罐和装满零食的抽屉。这被称作 安慰性进食( Comfort Eating)。

那么,哪些人会特别容易通过吃宵夜来安慰自己呢?这可能和我们面对压力时的调试策略有关。

有研究发现,习惯采用 适应不良性调试策略(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y)的人(例如醉酒、社交回避等),更可能采用吃宵夜的方式纾解负面情绪。吃宵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逃避行为(avoidance behavior)。

而 适应性的调试策略( Adaptive coping strategy),也就是 想着直面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则会降低人们用吃宵夜缓解情绪的可能性。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 我们在高兴的时候也会大吃。

两篇分别发表于1992年(针对女性)和2002年(针对男性)的研究发现, 愉悦会导致美食的消耗加速。另一份2013年的研究指出,当我们开心时,也会加速消耗薯条和巧克力。

所以,不论我们这天过得开不开心,我们都可能在晚上进食……

情绪上头,我们还可能将手伸向“垃圾食品”

吃不吃宵夜,也与我们如何看待生活有关。

在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我们都会在庆祝活动上安排大量不健康的食物,比如,烧烤、炸物、奶油蛋糕、酒。大量食用这些不健康的食物会带来一种“放肆”感,形成“庆祝”、“奖励”的氛围;而 一些喜欢在晚上吃垃圾食品的人正是为了体验这种“放肆”感。

他们不认可细水长流、延时满足这类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活在当下,将每一天都当成庆典,及时行乐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