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火箭”归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53
导读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3次发射。 基本构型的…

金色巨焰,映透山海。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3次发射。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最强火箭”,也被人们称为“胖五”,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要工程,作为我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火箭采用全新5米芯级直径箭体结构,捆绑4个3.35米直径助推器,总长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8吨级,整体性能和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次任务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深空的能力,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实践二十号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新技术验证卫星,将验证东方红五号新一代大型卫星平台关键技术,并实施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将开展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业务。

航天探索从来不是一片坦途。经过10余年工程研制,长征五号火箭先后于2016年11月3日和2017年7月2日实施了两次发射,其中首次发射取得成功,第二次发射因火箭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工程全线科研人员大力协作,历经两年多艰苦攻关、连续奋战,进行了大量地面试验,圆满完成了第二发失利故障归零和第三发火箭的各项工作。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

5米腰身 灵活的“胖子”

5米腰身 变化多端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按照组合化、模块化设计思路,2.25米助推器模块、3.35米助推器模块以及5米芯级模块个性化组合就能组成不同构型,满足不同的发射需求。目前有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两个构型,后续根据任务不同,还可以自由组合成多种构型。

基本构型的长征五号为两级半液体火箭,由5米芯级捆绑4个3.35米助推器。芯一级直径5米、芯二级直径5米、助推器直径3.35米,整流罩直径5.2米、长约12.2米;全箭长约57米,是我国现役火箭中尺寸最大的。

1.2毫米“铠甲” 薄如蛋壳

5米直径大型箭体结构为我国运载火箭首次采用,是火箭实现运载能力重大跨越的基础,设计、制造、试验难度大。长五火箭起飞重量约870吨,其自身的结构重量却只占约10%。

火箭外壳的厚度甚至只有几毫米。火箭的外壳专业术语称为“蒙皮”,主要材料为铝合金,火箭壳体“蒙皮”的厚度都在1.2毫米至2毫米之间,长五火箭整流罩的蒙皮厚度只有0.3毫米。在相同刚度下,火箭壳段的重量减少10%以上,可以为火箭减轻重量,装更多的燃料,“举”起更重的卫星。

25吨运力 游刃太阳系

长征五号从增强进入空间的能力角度出发,瞄准中国航天发展的现实而迫切的需求,使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2倍多。

长征五号能将25吨级的航天器送到近地轨道、将14吨级的航天器送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将8吨级的探测器送到地球-月球转移轨道、将5吨级的探测器送到地球-火星转移轨道。在搭配合适的上面级后,长五火箭还能把探测器送到木星等太阳系内行星。

12颗“心脏” 勇猛刚强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长征五号采用了3型12台全新研制的大推力发动机,主发动机均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推进技术,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

4个助推器,每个配置2台地面推力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大、比冲高,是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发动机,已成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各个不同构型火箭共用的基础动力装置。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