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药物入口前你仔细看过药物成分吗?宝宝吃的是什么药你真的清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67
导读

当我们在给宝宝治疗过敏时,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服用含抗组胺的药品,比如非处方(OTC)含抗组胺的药品包括苯海拉明、扑尔敏、氯马斯汀、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 另外,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

很多时候,我们会同时服用好多种药物。

请问,各位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服用药物前,您有仔细看过药品成分表吗?(特别是很多爸妈喜欢给自家宝宝服用进口药),您有没有想过,有时宝宝同时服用一种以上药物时,如果这些药物含有相同的成分,那么就有药物过量的风险,可能会对宝宝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哦。

为啥?

首先我们来看药品说明书:每种药物品基本都是由许多成分组成,有的只是能帮助有效成分更快溶解或让小小的药丸口感稍微好一点;有的是药物中的真正起效的部分。(注意:有效成分往往被明显的标注在药品包装上,包括各类成分和剂量,爸爸妈妈们可以仔细找一下。)

许多药品只有一种有效成分,但是也有些药品有好几种。比如用于治疗过敏,咳嗽,发烧和鼻黏膜充血等的复方感冒药。

有些药物成分,摄入过多是比较危险的,特别是对孩子而言。比如在服用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时,孩子如果摄入过多会引起镇静和反常的躁动,甚至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引起呼吸问题,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或二氧化碳增加。

当我们在给宝宝治疗过敏时,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服用含抗组胺的药品,比如非处方(OTC)含抗组胺的药品包括苯海拉明、扑尔敏、氯马斯汀、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

但是,抗组胺在很多感冒药、咳嗽药里也常常有,很多时候父母就会无意间给孩子服用了双倍的药物剂量。

还有些药物,比如解热镇痛药也经常会出现在抗过敏的组合产品中。

比如布洛芬:

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鼻窦炎痛、肌肉疼痛和流感引起的不适等,也常用于退热。但是过多的布洛芬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严重的胃痛,甚至肾衰竭。

对乙酰氨基酚:也常用于退热、缓解轻中度疼痛。服用过多会导致肝脏损伤。

还有大量服用伪麻黄碱或苯肾上腺素等减充血剂会导致儿童嗜睡,还可能引起心律紊乱,特别是在与含有咖啡因的药品或食品同时使用时。这些药物,另外还有羟甲唑啉(如达芬霖等产品中的有效成分),在以鼻喷雾剂和滴鼻剂的形式使用时,可以造成鼻黏膜充血"反弹",就是鼻子仍然塞住,甚至可能会比使用前更严重。

上述几种只是举个例子,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药品啦:。小南建议,您和您的孩子,不管啥情况,都尽量不要同时服用多种组合药物,在服用药物前,要仔细查看药物成分,谨遵医嘱,科学服药,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发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药品,但是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途,也不要给孩子同时服用。

无论是我们从药店买来的非处方药,还是医生开的处方药,我们都必须了解每一种药物以及每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平时用个小本子记下孩子经常服用的药品,成分,剂量及次数等。下次去看医生时最好把小本子一起带上。如果平时爸爸妈妈在给孩子服用各位维生素等健康产品的,最好也一并记下,因为这些产品有时也会与一些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最后,最重要的事情再次强调一下。每次给孩子服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包装上的成分标签,以及药品自带说明书,即使你认为自己已经很熟悉这些药物了。

很多时候,药品成分在不断改变,但包装不一定会有很明显的变化。一旦碰到疑惑,请及时询问医生,切勿因为麻烦,自作主张,直接服用。

爸妈看明白了吗?以后一定要给宝宝合理用药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