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长牙就不用清理口腔?口腔护理的7个误区,你中了几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9
导读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牙这件事上都吃过亏,今天就给大家好好捋一捋,关于孩子萌牙期前后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是很多家长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孩子没长牙就不需要做口腔护理了? 1-2颗牙齿,家长可以使用…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

时间过真快,一晃又到年底了,昨天和表妹通电话,她家的小家伙都快百天了。

我俩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尤其是初为人母三月有余表妹,虽然逐渐的习惯了“母亲”这个角色,但同样也有了许多问题。

比如表妹现在挺关心的问题,孩子什么时候出牙?

一般来说,宝宝会在6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不过这种事因人而异,有早有晚,有的孩子可能会在8、9个月才萌牙,有的宝宝可能4月左右就会萌牙。

另外,可千万别小瞧了孩子前期萌牙这个阶段,很多事情都需要提前做好预防,比如口腔护理。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牙这件事上都吃过亏,今天就给大家好好捋一捋,关于孩子萌牙期前后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于孩子空腔护理的7个误区

1)孩子没长牙,没必要注意口腔清理

这是很多家长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孩子没长牙就不需要做口腔护理了?当然不是。不仅需要做,而且还要赶在孩子萌牙前。

这时候的护理方式也很简单,家长可以使用干净的一次性无菌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孩子嘴里残留的乳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轻轻擦拭一下舌头。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介意家长把手指伸进嘴里,家长可以尝试先擦孩子的嘴角。

2)乳牙早晚要掉的,清不清理不重要

打住,这件事可马虎不得。孩子萌牙之后刷牙的行为就要立刻跟上。

乳牙的牙釉质很薄,如果不注意清理牙齿,很容易被侵蚀,进而有极高的风险患上龋齿。一旦出现龋齿,孩子会很遭罪。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龋齿消灭在源头——孩子萌牙后,就给宝宝刷牙。

刷牙至少保证每天2次,最佳时间是在孩子进食后和睡前。这时候根据孩子出牙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给孩子刷牙。

1-2颗牙齿,家长可以使用指套牙刷;3-7颗牙齿,家长可以给孩子使用儿童硅胶牙刷;8-11颗牙齿,使用尖型刷毛的固齿牙刷;孩子乳牙出齐之后,选择靠谱的儿童牙刷。

3)奶睡&睡前喂奶

对于宝妈来说,哄孩子入睡确实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但凡能有一个快捷省事的法子,我相信宝妈们都会勇于尝试。

比如“奶睡”。这种方式确实很容易哄孩子入睡,但对孩子的口腔来说却并不安全。

宝宝的口腔中会残留乳汁,一夜之间这些残留的乳汁有很大几率滋生细菌,时间一久次数一多,孩子之后很容易患上蛀牙。

4)孩子一不想刷牙,家长就妥协

还有很多家长,有时候也意识到了给孩子清理口腔、刷牙的重要性,可惜的是这些家长太宠爱孩子,孩子稍有不顺,表示抗拒不想刷牙,家长就轻易妥协了。

这么做反倒是害了孩子,家长不妨找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孩子适应刷牙。比如孙俪使用这招就比较狠,效果也非常不错。

此外还可以考虑用相关知识绘本、动画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喜欢上刷牙。使用得当孩子同样能接受。

还可以在买牙膏、牙具的时候让孩子全程参与,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孩子做主,一般来说孩子自己做的选择他们更容易接受。

5)含氟牙膏有毒孩子不能用?

这个就是家长想多了。牙膏含氟是为了有效控制蛀牙的发生和生长,并且儿童牙膏含氟量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是正牌的儿童牙膏都不会出现氟超量的情况,压根不会中毒。

当然,如果家长是害怕孩子吞食牙膏,也可以给孩子买可吞咽的牙膏,不过还是锻炼孩子会自主吐泡沫比较好。

6)使用牙线会让孩子齿缝变大

事实上,孩子刚出牙的时候齿缝都会很宽,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牙齿数量的增多逐渐变窄。家长不用担心。

并且,齿缝正是孩子口腔中细菌最密集、最严重的位置,给孩子使用儿童专用的牙线可以帮助孩子深层次清理口腔,有效抑制牙菌,大幅降低蛀牙发生的几率。

7)牙齿没问题就不用填看牙医

这不仅是很多宝妈的认知误区,也是很多成人的误区。

对于孩子来说,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状况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前预防牙齿容易出现的种种问题。

等到家长通过肉眼可辨孩子的牙齿状况时,往往问题已经发生,损害已经很严重了,治疗已经晚了。

除了这7个误区,还有两点牙齿护理方法可以使用

预防龋齿还有两条主动出击的妙招

  • 牙齿涂氟

这种方式能有效地预防孩子龋齿,频率控制在半年一次即可,蛀牙较多的孩子可以缩短至3个月一次。

  • 窝沟封闭

这是一种填充牙齿窝沟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容易潜藏细菌的牙齿窝沟用封闭剂填充磨平,以达到隔绝细菌、预防龋齿的目的。在孩子3、4岁的时候就可进行。

最后只有一句话告诉大家,千万别小瞧了孩子牙齿出现的问题,治疗起来真是烧钱的“黑洞”,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