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死后,贾珍一力操办丧事。因尤氏犯了旧病,不能料理事务,于是贾珍在宝玉建议下,求了邢夫人和王夫人,托王熙凤协理为期一个月的宁府事务。下面,我们通过凤姐协理宁国府一事,看看她的管理才干。
王熙凤是个自信且能干的人,不仅如此还非常要强,所以她平时经常招揽事情,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只因从未办理过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怕别人对她的才华和能力不认可,所以看贾珍来求两位太太,已经听出神了,更是想要爽快地答应下来。王夫人见贾珍相求,凤姐动心,于是叮嘱两句就答应了。
贾珍回去,女眷散后,王夫人问凤姐感觉怎么样,凤姐回答道:“太太请先回去,我需要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能回去呢!”说着凤姐便独坐思索应该如何暂理宁国府事务。俗话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凤姐说的理出一个头绪来,就是在为协理宁府事务做准备,对于管理而言,预先了解情况非常重要。那么凤姐是如何盘算的呢?
彼时贾珍已经把外面的事情料理好了,王熙凤需要照管的只是里头的事情。宁府里头又有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对于办丧事有哪些影响呢?这些都是凤姐需要考虑的因素。凤姐在抱厦内坐着,很快就理出了一个头绪来: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宁国府里出现的几样管理弊端:一是人多手杂,经常丢东西;二是管理太乱,下人没有各司其责,权责不明,导致一遇事情就互相推诿;三是丧礼期间出现铺张浪费、冒充支取财物的现象;四是因未定人定岗,导致工作任务的繁重多寡分配得极不均匀;五是有脸面的下入不服管理,没脸面的下入不思进取。
要想解决问题,一般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办法。凤姐这一番分析,找准了宁府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五大沉疴宿疾,然后对症下药地开始了她的管理和处置。
一、钉花名册,清点人数
王熙凤协理宁府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彩明钉花名册等簿册,一来是对宁府人口进行查看和了解,二来对当前往来使用的各项物品进行清点和管理,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最后,也是为了解决“人口混杂,遗失东西”这项弊病。
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一宿无话。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说罢,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唤进来看视。
二、明确制度,树立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宁府里头的确“忒不像了”,下人心里对此也有数。鉴于此,凤姐起头就给了个下马威,让宁府管事的和执事媳妇等人心里明白。她说:“既然你们珍大爷托了我来管事,我不免要讨你们嫌了。我不像你们奶奶那样脾气好,好说话,对你们宽容。不要跟我说‘这府里原本就是这样’的话,现在一律按我说的来,要是做错了一点半点,我可不管谁是有脸面的,谁是没有脸面的,一律当场处置。”
宁国府里没规矩,作风散漫。凤姐第一步就是建立威信、改变规则,明确制度、树立规矩。没有威信,底下人就难以服从;不打破原来的规则,下人就很难认可新的规则,也难照新规矩办事。所以凤姐开口第一句话就先做坏人,告诉宁府下人,“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就此给他们提个醒。凤姐这番话,要对症解决的就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的问题,这也是凤姐管理宁国府的“纲领性思想”。
三、定人定岗,分配任务
凤姐说完这番话,就叫彩明念花名册阅人,然后分配任务,明确各人工作职责和工作界限:
(凤姐)……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描赔。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赔。”
很显然,凤姐首先理清了丧葬期间宁府下人们需要做的日常工作事务,比如人来客往端茶倒水、管理本家亲戚的茶饭、负责上香守灵、负责收祭礼、负责打扫卫生等。理清了工作职责后,接下来才根据人员安排来分配工作。
在这段吩咐里,凤姐明确了以下三点:第一件事就是定人定岗,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人员。谁负责什么事情,各人心里都已经清清楚楚了,每天就知道要出现在那里做什么事情;第二件事是明确工作界限。宁国府里下人向来有“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的习惯,凤姐在分配任务之后,也明明白白说了好几句“别的事不用他们管”,如此一来,某人管某事,某事找某人就非常明确了,所以一旦哪一方面出了问题,就不会有互相推诿的现象,如此乱象自然消失。第三,按量分配物品,杜绝了滥支取东西的现象。如:
(凤姐)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
四、严整秩序,准点守时
为防止里头出现乱子,凤姐命管家来升媳妇规整管理工作秩序,等同于巡逻。她不允许来升家的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公归公,私归私,公私分明,向来也是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除此以外,凤姐办事严格遵循时间,在某个时间段办某事,她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也是这样要求下人。建立时间观念,不仅是职场上的金科玉律,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成长同样大有裨益。
(凤姐)吩咐道:“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
五、威重令行,赏罚分明
到五七的一天,就有一个人误时辰迟到了,凤姐没有徇情,直接惩罚二十板子。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这次饶了你,下次就难管理别人了,不如现在就处置的好。管理中本应赏罚分明,凤姐的管理不能说是最好,也存在一定弊端。也就是周瑞家的对凤姐的评价:“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太严厉的管理作风,给凤姐添了不少麻烦,让她最后失了人心,孤立无援。只是,在管理宁国府期间,凤姐的行事作风对于整顿宁府作风,极有成效:
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
彼时宁国荣国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综上,就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从管理方面缕清思路和着手整改的经过。宁国府在贾珍手里被“翻了过来”,在尤氏和秦可卿手里也管理混乱,只有王熙凤,一手管着荣国府,一手管着宁国府,算是把个宁国府重新“修整”过来。
作者:红楼夜思。欢迎关注本号:红楼夜思。从书里,看更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