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网冲浪,意外发现了一条中国青年报对我国年轻人的调查:
对1984人抽样调查,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身边入职未满三年就跳槽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当时就认为,未满三年是理想化的说法,实际上未满1年的人占大部分。
评论底下有很多网友不以为然,在他们的认知里,这是90后,95后进入职场的必然表现。
现在的年轻人,早就缺乏对工作的敬畏心了。
受不得苦,挨不得骂,看不惯领导就马上跳槽。
满脑子只剩下现代四大俗:从小有个音乐梦,辞职开间咖啡馆,改变世界要创业,放下一切去旅行。
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外在表现。
但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太多年轻人离职真的不是自愿的。
01
不敢辞职的年轻人
中智咨询今年发布的人力资本调研结果显示:
从2012年开始,员工主动离职率就在平稳下降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主动离职率已降到9.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
而被动离职率呢,2018年员工的被动离职率为5.3%,直接较2017年翻了个倍,而2019年自然也在呈上升趋势。
年轻人真的越来越不敢辞职了。
究其原因,就是去年至今,各行各业面临的经济寒冬。
小公司生存困难,大公司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年轻人的离职都是形势所迫,而非自愿。
2017年毕业的小李决定北漂。
由于综合能力尚可,很快加入了一家金融公司,带着满满期许熬过了6个月试用期。
但就在此时,公司突然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开始裁员。
因为刚毕业,工作时间不久,根基也不深,他自然成了开刀的对象。
被辞以后,小李危机感很强。到处投简历,但工作机会明显比前一年少了很多。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面试,好不容易进入了一家还不错的公司。
要我说,这届小白兔就是新类型的弱势群体。
资本没钱,但又要人干活。
其中一部分幸运转正的年轻人,一旦公司出事,或是办公室斗争,他们也只能先送人头。
这时候他们也经历了心态的变化。
出社会之前:他们想着工作稳定了再求爱情。
出社会之后:现在稳定的工作比爱情难多了。
03
从危机到“新时代”
资本市场就像一个魔幻的大锅炉,我们在锅炉上前行。
如今锅炉外一片雪域,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成了雪域里最多的牺牲品。
可我们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到其中有些人绝境里求生存,过得很好。
这些人大多掌握了罗振宇U盘化生存的规则:尽力成为了所在领域很难替代或无可替代的人,拓展了知识面,成为了拥有横向整合能力的人。
他们随时都有离开体制的能力,像一个U盘一样,随时能插到下一台计算机上工作。
归纳出三个特征就是:
1.兼容性强,可以随时和外界发生关系;
2.独立性强,可以独当一面;
3.个体特征强,无论到哪都能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些特征无论你拥有哪一项都能轻松甩那么几百万人在身后。
就像知名美妆博主某羊,之前也是某大厂程序员。白天敲代码,晚上更INS,如今有了百万的粉丝……
985毕业的网友M,杭漂一年工作最累的时候都固定听商业课,现在淘宝店的盈利都比她主业多了。
在资本经济寒冬之时,市场也涌现了更多新的风口,有了更多技能性的需求。
照这么看,这个看似冰天雪地的当下,
也可以当作是一个新时代的入口,是下一个“大航海时代”。
因为竞争激烈,所以我们逼不得已去求生。
因为我们每一天都面临淘汰,所以我们更愿意激发自己的潜能。
海浪会席卷我们每个人。
不同的是,有的人疑惑地站在原地,有的人在笃定地造船,有的人则已经拿到了船票,开始驶向了新大陆……
-作者-
刘遥七,想走遍世界的感性作家;用走心的文字,写尽人间喜乐。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