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商故事①|养殖户那个“挺老大”的梦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1
导读

伴随着一个个实体项目落地吉林,电商产业高速发展的“吉林童话”正在甜美讲述——伴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高端化、定制化发展渐入佳境,省内众多生产企业逐渐适应了市场,通过革新产品、改换销售模式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今年1月至9月,我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农村网络零售额、跨境电商出口额分别增长32.5%、25.3%、41%;网络零售额实现385.76亿元,同比增长19.4%,较全国高出2.94个百分点……

亮眼的增长数字,让吉林电商“显山露水”。这得益于一系列电商产业相关项目的投产运转。卓有成效的项目建设,将我省的优势产业有效地“链接”到一起,促成了我省电商产业的加速发展。伴随着一个个实体项目落地吉林,电商产业高速发展的“吉林童话”正在甜美讲述——

“我的野心挺老大,我想让全国人都吃上我家高质量的鸡肉、鸡蛋,创造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品牌……”站在自家养殖场前,敦化人刘振江畅谈着自己的梦想。

鸡蛋容易碎,鲜鸡难保存,原本只适合在十里八村“提篮小卖”。电子商务“清风徐来”,吹开了刘振江的新思维,也让他的养鸡事业实现了转型。为了让自己的好东西“触网”,刘振江摸索打造出了一批“网络专供款”。

漂亮的定制包装盒抗震防摔,里面一只小公鸡,配上榛蘑粉条,用来炖菜;一只老母鸡,配上当归人参,可以熬汤。礼盒包装通过冷链运输到买家手中,想吃随时炖。

农家土鸡蛋“嵌”在特制的泡沫塑料板的凹槽里,再结结实实打上纸板包装,足以抵挡物流快递千里奔波的“磕磕碰碰”,保证稳稳当当送到买家手里。

去年6月,小有名气的刘振江成功从银行贷到了100万元涉农补贴贷款,当年就把养鸡规模从1万只扩大到3万只。因为产品好、服务优,刘振江的“网红”鸡和蛋卖到了北京、上海,除了还贷款,一年时间还净挣了60多万元。如今,刘振江距离自己那个“挺老大”的梦想,是越来越近了。

刘振江的经历,是我省众多实体生产者“触网”的缩影。伴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高端化、定制化发展渐入佳境,省内众多生产企业逐渐适应了市场,通过革新产品、改换销售模式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中。

省商务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吉林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152.11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吉林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64.88亿元,中草药、粮油、蔬菜销量领先,人参、蒲公英、大米、灵芝等农产品品类也颇受市场青睐。在电商平台搜索这些类目可以发现,这些在网上销售极好的吉林网货,都具有包装大小适度,地方特色鲜明、质量诚信可靠等特点。退去“土味”,带上“网味”,吉林的好产品越走越远。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陶连飞 编辑:赵树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