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被谎言扭曲的世界,压抑又疯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74
导读

布罗诺不小心摔倒,磕破了膝盖,而正巧家中无人,是犹太老人为他包扎伤口,母亲回来看到了这一幕,让布罗诺立刻离开,不想让他和犹太人接触。 有人说姐姐被纳粹家教洗脑,其实不全是,姐姐是在这无聊的地方,遇到…

作者:首席影评官

这是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的电影,但片中却没有任何的战争片段。

没有血浆飞溅,没有残尸断臂,也没有硝烟炮火。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唯一出现的血腥镜头,是小男孩布罗诺摔破了膝盖,施穆尔被打肿了眼角。

即使是结局也悄无声息,但无声的利剑最致命。

01.

电影从一位德国军官的家庭入手,侧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纳粹德国惨绝人寰的暴行。

说到二战,纳粹德国和希特勒人尽皆知,屠杀犹太人的行径惨无人道。那这人尽皆知的历史背后,希特勒为何要对犹太人赶尽杀绝呢?

第一种原因是宗教问题。在欧洲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而传说中,基督徒们认为是犹太人将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是犹太人谋杀了耶稣。

所以在大部分欧洲人心中,他们对犹太人是有宗教仇视的。

第二种原因是希特勒上位后,有很多手握财富却拒绝帮助国家度过经济危机的犹太人。希特勒开始宣扬德意志民族的血统优秀,并恶意贬低犹太民族。

在这种诱导式的氛围中,德国民间开始掀起一阵反犹风潮。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宗教也只是一种被利用的手段。

在之前看过的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浪潮》中,一名老师仅用了7天,便建立起了一个高度集权,对领导人盲目崇拜的纳粹主义班级。而希特勒统治下的国家更是纳粹主义的极致。

02.

片中的德国军官因工作调动,举家搬迁后,小男孩布罗诺从柏林到偏远的地方。

第一次和犹太人接触,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只是天真的问到,为什么他们都穿着条纹睡衣,而他母亲并没有回答他,面对着清澈的眼神谁又忍心告诉他,这个世界的残酷。

剧情的转变是从犹太老人为布罗诺制作秋千开始。

布罗诺不小心摔倒,磕破了膝盖,而正巧家中无人,是犹太老人为他包扎伤口,母亲回来看到了这一幕,让布罗诺立刻离开,不想让他和犹太人接触。

母亲在这一刻表演的很好,将心中那种矛盾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出于礼貌应该谢谢犹太老人,但明白不应该和他们接触,因为犹太人是敌人,而且如果被其他人发现则会牵连他们一家人。

而犹太老人只是一如平常的在削土豆,最后母亲临走的时候还是对老人说了谢谢。

这一句谢谢,却很难说出口,是隔着两个敌对的种族,隔着无数的鲜血,冒着偌大的风险。

而布罗诺被犹太老人善意的对待,也为后来和施穆尔的接触做了铺垫。

荒凉的楼房,无聊的生活,充满探险精神的布罗诺逃出去遇到了铁栅栏里穿条纹睡衣的施穆尔。一次又一次的接触,让他们成了朋友。

而军官给布罗诺请的家教却一再宣传犹太人是恶魔,布罗诺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未知。

片中布罗诺和施穆尔一次次的对话,看似是孩童间天真的聊天,却揭露了真相的本质,他们是一样的人,没有不同。

而犹太老人在军官家庭聚餐中不小心打翻了军官下属的酒杯,招来一顿毒打。而军官仍然在理所当然的吃饭。

第二天一家人吃饭时,女仆在奋力的擦地板,而犹太老人不会再出现,说明老人很可能被直接打死了,而这种暴行对军官妻子产生了很大的的影响。

布罗诺母亲一次外出回来,从军官下属的口中得知,那集中营的黑烟竟然是在焚烧犹太人,那难以置信,不安,恐惧的表情将普通人和纳粹分子的嘴脸区分开,也让母亲彻底的对德军的暴行再也无法忍受。

布罗诺去地下室找皮球,然后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洋娃娃尸体,回到楼上看到姐姐屋里宣传战争英雄的海报。

有人说姐姐被纳粹家教洗脑,其实不全是,姐姐是在这无聊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喜欢的兵哥哥,而兵哥哥是坚定的纳粹主义者,所以姐姐有一定的投其所好之意,狂热盲目的爱情,当然也离不开德国整体大环境的感染。

而这一段前后的对比,就仿佛是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情景再现。

对犹太人不同的态度和德军对犹太人做出的种种暴行,导致了军官和妻子一次次的争吵,最终让军官决定把她们送到其他地方。

对于布罗诺,刚刚认识一个新朋友,那铁栏杆里的世界他还没有探索,他一反常态,十分想要留下来。

而姐姐因为爱慕的兵哥哥被发配到前线,这枯燥荒凉的地方再无留恋,十分想走。而第二天整装待发的他们却想不到悲剧就这样降临了。

03.

影片中布罗诺在树林里奔跑的一段是本片色彩最明亮的部分,也是他最快乐的时刻。

充满了无忧无虑的孩子,在找其他小朋友去玩时的喜悦,而铁栅栏隔断了他们的距离却又加深了他们的感情,铁栅栏的阻隔增加了新奇,同样的年龄,两个不同的世界。

其他部分色彩略暗,如纳粹的阴云挥之不去。到影片最后集中营中的色彩接近黑白,伴随着冰冷的雨水,给人更加压抑的感觉,而影片的结局也足以让一切失去颜色。

从影片的叙事手法来看,很平实的描述和剪辑,除了布罗诺,其他人都没有特别突出的事件发生。

姐姐的暗恋若隐若现,母亲的愤怒埋藏在内心,军官父亲忙于政务,所有人都被生活束缚住了,只有布罗诺在这无聊的地方找到了新的朋友,继续着自己的探险。

整部影片略显平淡沉闷,就像普通人家的日常琐碎,但二战的背景却时刻隐藏在这平静之下。

但影片的结局震慑人心,就像在平静的海面投进了一颗炸弹,波涛汹涌的拍打着观众的心脏。

那一段漆黑大门的长镜头,压抑和恐惧扑面而来,两个少年如湖水般清澈懵懂的眼神在脑中挥之不去,越天真越心痛。

影片从一开始,布罗诺作为主角,让观众以为他就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到后来集中营里施穆尔的出现,以为布罗诺躲过了一劫,再到最后他们一起穿上了条纹睡衣,扔抱着侥幸心理。

高潮处都希望影片可以有个好的结局,但最终战争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

故事以布罗诺的视角展开,一切都遵从着一个孩子的天真和好奇,而所谓的战争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也伴随着野心和欲望,前进的台阶上希望少一些鲜血。即使现代文明如此,种族歧视也从未消失。

愿有一天当所有人面对别人的善意的时候,不用考虑对方的种族国籍,能理所当然的说出那一句谢谢。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段美好的的童年。

[本文系首席影评官原创,欢迎大家关注首席影评官公众号]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