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是如何影响中原王朝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16
导读

公元316年,刘聪又遣刘曜攻陷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俘虏了晋愍帝,灭亡了西晋。 公元319年,刘曜即帝位于长安,改国号为赵,改祭匈奴冒顿单于及刘渊,史称前赵。公元311年,石勒率军攻灭王衍所率的十余…

汉朝击败匈奴后,胡人纷纷内附,向长城内迁徙,逐渐分布在长城内广大区域,汉朝衰落后,胡人的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八王之乱后,晋朝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在八王之乱中充当雇佣兵角色的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导致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5个游牧民族。又因为鲜卑魏末年的史官崔鸿著有《十六国春秋》一书,该书将较具代表性的16个政权独立记录,故又将这段历史时期称为“五胡十六国”或者“东晋十六国”。实际上,这段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远逾16个,建立者也不限于上述5个少数民族。只能说,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是五胡十六国。

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了文化经济交往。由于汉族大规模从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避难,史称衣冠南渡。这一民族迁徙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百越、三苗族裔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东汉末年,北方地区长期战乱。魏晋时期,统治者不断拓边,安抚、招徕少数民族,解决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田园荒芜、兵源不足等问题。魏晋实行比较宽松的内迁安置政策,对各民族优加抚恤,在赋税徭役等方面予以优惠减免。这些都有利于内迁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少数民族内迁后,对中原王朝发达的政治和经济倾心不已,因而社会发展大大加快,人口迅速增加,经济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内迁少数民族大多不再以异族自居,而是主动认同中原王朝的历史和文化,自认本族为炎黄子孙,与汉族同宗同源,如匈奴刘渊就自认是汉朝正统等等。

到晋武帝晚年,西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趋于紧张。一些地方官吏与当地地主豪强相互勾结,压榨内迁的少数民族,借“平定叛乱”抢劫人口和财物,买卖胡人为奴。到西晋后期,天下大乱,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秦州、雍州、并州、司州、冀州、幽州等天灾肆虐,西晋朝廷也无力赈灾。西晋和少数民族的矛盾大大加深。少数民族首领也不满现状,纷纷起兵,建立了本民族政权。

公元304年,刘渊举兵反晋,称汉王,建都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东北)。刘渊,字元海,幼习儒学,久居洛阳,接触诸王,宰辅、名士。他声称继承汉祚,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祀之。王弥、石勒等也领兵归附他。公元308年,刘渊即帝位,迁都平阳(今山西 临汾市西南)。刘渊两次派兵攻洛阳,都失败了。

公元310年,刘聪继位。公元311年,刘聪派刘曜、王弥、石勒等人率兵攻陷了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公元316年,刘聪又遣刘曜攻陷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俘虏了晋愍帝,灭亡了西晋。

公元319年,刘曜即帝位于长安,改国号为赵,改祭匈奴冒顿单于及刘渊,史称前赵。前赵的疆域北至朔州(今甘肃固原县)南至略阳(今甘肃天水市),西至抱罕(今甘肃临夏县东北),东至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与后赵为界。公元329年,前赵灭于后赵石勒。

石勒,上党武乡羯族人。他因饥寒曾被掠卖为奴,后来聚集18个骑兵当了土匪,又召集无家可归的人,跟随汲桑一起攻破了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后来,石勒率军奔附刘渊,屡立战功。公元311年,石勒率军攻灭王衍所率的十余万司马越治下的晋军,又与刘曜、王弥一起攻陷了西晋都城洛阳。随即,石勒火并王弥的军队,向南攻占长江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土地。他采纳谋士张宾的计谋,以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为据点,攻取了幽州和冀州。

公元319年,石勒称赵王,史称后赵。公元329年,石勒灭前赵,迫前凉称藩,统一了北方。石虎继位后,迁都到邺。公元350年,后赵为汉族政权冉魏所灭。冉闵建立魏国,建都邺,史称冉魏。公元352年,冉魏为前燕所灭。

公元301年,张轨任凉州刺史,平定州境,城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守境安民。张轨曾多次派军去保卫洛阳、长安。西晋亡后,仍奉汉族王朝为正朔。中原士民多避难于此。史称前凉。公元 376年,前凉为前秦所灭。

鲜卑慕容部经济文化较落后,原居辽河流域,先后徙居大棘城(今辽宁义县)、龙城(今辽宁朝阳市)、蓟(今北京市西南)。公元352年,慕容皝率领慕容部落灭冉魏。慕容皝自称燕皇帝,迁都到邺,史称前燕。公元370年,前燕灭于前秦。此后,前秦统一了中国北方。后赵时,氐人首领苻洪率领族人东徙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为流民都督。后赵灭亡后,苻洪之孙苻坚率领部众西归关中,称王,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

公元357年,苻坚即帝位。他先后灭前燕、前凉、代国(鲜卑拓跋部),占领了西域,占领了北方,又取东晋的梁州、益州。前秦的疆域西至葱岭,东至海,西南至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北至今鸭绿江下游以北,北至阴山,南至淮河与东晋为界。

公元383年,苻坚大举南伐东晋,败于淝水。于是,鲜卑慕容部、羌、杂胡及各地纷纷叛乱、割据。在西燕猛烈攻击下,前秦于公元385年为后秦所灭。此后,中原为后燕,后秦所统治,凉州则为后凉统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公众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