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刚过完冬至节,热热乎乎的吃完饺子,就代表真正的进入冬天了。随着气温的下降,带来的不仅是新年的年味气息,还有几种冬季的高发病要预防呢,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尤其是家里上了年纪,免疫力抵抗力都差的老人,更是要提高警惕。
那随着冬至的来临,究竟是哪几种高发病呢?
人体最容易受寒的部位是头部、腹部、各个关节处。特别是关节,很容易受寒。特别是有痛风的人,一到冬季,只要稍微不注重保暖,就会导致关节受凉,血液中的尿酸更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刺激关节,加重炎症的症状,甚至引起急性关节炎。
脾胃病高发。天气变冷,人体的代谢变慢,脾胃功能下降。此时食用过冷、过生或是过硬的食物,会给脾胃带来较大的额外负担。此外,冬季过度进补、摄入大鱼大肉,也容易把脾胃累坏。因此,从饮食上来说,冬季要多吃温热、柔软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
流行感冒高发。寒冷的条件下,病毒的传播效率更高。同时,由于冬天人们长期处于密闭的条件下,空气中病毒密度高,更容易导致传染。此外,受到寒冷的刺激,人体的呼吸系统处于比脆弱的状态,更容易受到感染。
防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寒冷刺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注意保暖、按时服药、加强检查、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保持乐观情绪等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很重要。
冻疮多发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时发生,预防冻疮首先是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平时坚持多用冷水洗脸、洗手和洗脚,是预防冻疮的好办法;经常搓手、按摩脚、耳等部位,促进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也同样有助于预防冻疮发生,同时,广大群众还应坚持适当的冬季锻炼,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保暖防寒,生活作息要规律
冬至开始,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气会越来越冷,所以,注意保暖,保护阳气不受寒气所伤是必须的。
出门要带好帽子、围巾,重点保护头部、颈部、胸腹部等部位!温暖也应适度,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过于温暖,身体处于出汗状态,则不利于阳气闭藏,反而更易生病。
运动养生要适度
冬季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意外。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合理用脑,时刻保持心态平和,在日常发现生活当中的乐趣。
通风换气,多晒太阳
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避免病菌和病毒侵袭身体内部。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我们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