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家几乎都是当时最高标准、最奢花费、最大规模的陵园陵寝,表明了皇家的威严和死后仍旧无上至高的地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也不例外,虽是非汉族的外来势力,但是他们选择了和关内汉族王朝一样的高规格殡葬制。自大清入关后,他们在关内修建了两处皇陵,分别是位于直隶省遵化县的清东陵和易县的清西陵,清东陵的规模要大于西陵,原本是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所选的陵寝地址,但还未开工建设大明王朝就崩塌倒台了,到了大清顺治皇帝驾崩后,朝廷便开始在原来选址的地点即遵化县修建东陵。
清东陵位于天津蓟县的正北、遵化县的正西方向,距离其西面的北京直线距离一百二十五公里、距其南面的天津直线距离一百二十公里,所在地为马兰峪镇。选址东临倒仰山、西有黄花山、北靠昌瑞山、南俯金星山,群山环绕风景幽静,属遵化县管辖,南北一百余公里、东西二十余公里,规模巨大、占地极广,地点由顺治皇帝在明代皇家陵园选址基础上选定,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保存最为完整、最具考古和文化价值的一处封建王朝的皇家陵园。
清东陵内有顺治帝的陵寝名为“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以及一大批后妃和公主的陵墓。共有五位皇帝和慈禧太后,共计一百六十一位帝后妃王子公主葬于此。前清时期,以上每处陵寝都派有专人看守,最多时达三万多八旗兵和满人驻守。到了民国,守园人数和经费锐减,清东陵渐转凄凉。
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军阀大混战时代,割据北京一带的是奉系军阀,奉军的第二十八军军长岳兆麟率部进驻清东陵所在的马兰峪,在这里岳兆麟部收编了当地的土匪,军纪涣散的兵匪们将陵区内的门窗木器拆下来作为燃料烧掉,之后索性又把陵区的古树充当军饷砍伐掉,前清的守陵人面对这些亦兵亦匪的奉军也是敢怒不敢言。
民国十七年春(1928年),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在“北伐”战争中被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打回东北。一时间,奉军溃退国军尚未赶到,清东陵无军队驻守,伺机而动的当地的土匪就将惠陵妃园寝盗掘。
1928年5月,前清的所谓“护陵大臣”爱新觉罗•毓彭串通东陵的“内务府”官员和守陵的旗人,他们秘密联合起来盗掘了一批金银器皿,之后通过遵化商会和北京的珠市口古玩商户销赃,随后还有一部分旗人和护陵人暗中不断地监守自盗。
清东陵周边各地的土匪们也将盗掘当作自己的生财之道,这之中就有奉军残余势力第二十八军独立团的马福田匪帮。奉系军阀被“北伐”军击溃退出关外后,原本就是东陵当地臭名昭著的土匪马福田,之前是靠勒索和抢劫起家,后被扩充人马的奉军收编,奉军撤回关外,他们成了无组织状态,此时他们继续重操旧业。马福田匪帮开始策划盗掘,指挥部设在马兰峪镇。
1928年6月,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正式接管平津一带,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孙殿英部进驻清东陵,第十二军的指挥部设在蓟县城北的一座古庙,清东陵结束了无政府管理的状态。其实,第十二军孙殿英部本也是土匪出身,之后在那个军阀割据的时代被奉军和国军先后改编,并接受正规化的训练,武器装备也提升为正规军的配置。6月29日,第十二军第五师在师长谭温江带领下抵达距离清东陵仅几十里远的马伸桥。30日,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下令第五师进驻清东陵剿匪。7月1日,接到命令的第五师开进清东陵,第二天谭温江部便开始与马福田匪帮在清东陵一线激战,一天时间马福田的匪军便败下阵来。获得胜利的谭温江从土匪手里缴获了两箱宝物,随后下令将几十名负隅顽抗的土匪斩首示众。
早在1924年就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的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在1928年时暂居在天津的张园,已无权干政的溥仪生活的还算衣食无忧,依旧带领着一帮旧时的随从像模像样的组织着自己的小朝廷。7月份的一天,从遵化东陵那边忽传噩耗——皇家陵园清东陵被大规模盗掘,就在得知自己的祖坟被盗后,溥仪和前清的遗老遗少们无不痛心疾首、捶胸顿足。他们立马联系并安排前清总管内务府大臣爱新觉罗•宝熙等人前往遵化查看处理此事,同时让此时在北平的“护陵大臣”毓彭来天津,要当面询问具体情况。
2019.12
下次内容提示:
民国往事: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始末(二)
请关注我的注微信公众号,搜索添加“魏晨品读民国”或“sxbj0729”,了解和探讨更多民国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