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李逵和鲁智深都进了深山,为什么一个可敬,另一个可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1
导读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非常多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生活背景与性格特点都各有各的不同,通过对他们生活与经历的描写 ,人们的眼前展现出宋朝一幅广阔的生活画卷。李逵与鲁智深都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着墨较多,浓墨重彩塑造…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非常多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生活背景与性格特点都各有各的不同,通过对他们生活与经历的描写 ,人们的眼前展现出宋朝一幅广阔的生活画卷。李逵与鲁智深都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着墨较多,浓墨重彩塑造的两个典型人物。虽然这两个人有非常多的相同点:李逵与鲁智深都是外表凶恶力大无穷个性直率讲义气,他们在生活的逼迫下反上梁山成为梁山作战英勇的猛将。

鲁智深进山

但是观众从来没有把他们两个人混淆过,因为施耐庵通过对他们的个人经历,性格特点和经历事迹塑造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 比如说李逵和鲁智深都赶进了深山,一个可敬,另一个却让人觉得可笑。首先造成这两次进山的原因不同:鲁智深进山是因为,在战斗中好兄弟武松被斩断左臂,鲁智深奋起为好兄弟报仇。鲁智深进山的缘由,起因是一个义字所以让人生敬。

李逵进山

李逵进山却是被人追赶逃命进了深山,别看李逵一贯勇猛,杀人如麻但是遇到真正的军队李逵有勇无谋人物特点就表现出来了,当看到两个自己两个副将被杀,作为领队的李逵独自逃命,此情此景,怎么不让人觉得可笑之极。 为什么造成这样的不同?不妨先来看看他们两个的出身。鲁智深原本就是军官出身,拳打镇关西的时候他的官职是提辖。所以鲁智深一生武艺都是在军队中历练出来的,这种经历使他在战场上也毫不畏惧。鲁智深的反上梁山,是鲁智深对于平等和自由的追求,他路见不平,挺身而出但是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底线和标准。

鲁智深形象

作者在书中塑造的鲁智深的形象,异常的高大令人肃然起敬,作者也是偏爱鲁智深的在最后给鲁智深安排的归宿也是由高人指点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让鲁智深能够远离肮脏之事超然而去,可以说,鲁智深的结局是水浒传里面为数不多成就圆满的。李逵的出身相对来说属于草根阶层,所以李逵没有没有机会读书,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快与恩仇,赤子之心虽然有反抗意识但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泼皮无赖。

总结

他的猛是一种凶猛和鲁莽。他盲目地听从宋江认为那就是一个忠字,他杀人如麻不分青红皂白没有任何的底线与分寸,老人也杀小孩也杀。李逵杀的大多都是弱者,遇到真正的强者他就逃跑不顾其他队友的死活。施耐庵塑造这个愚汉的形象也是对那些昏昏噩噩一味盲从的人一种点醒。在李逵的最终结局也是非常可笑又可悲的,他连死都是糊里糊涂,被宋江用毒酒毒杀。 看到这些细腻的描写,在读者的心中,水浒人物一个个跃然纸上,鲜活而又生动。这也是水浒为什么成为四大名著之一流传至今的原因。

《水浒传》《荡寇志》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