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世纪的宝宝画这么丑??
宝宝画的丑,肯定是技术原因!
艺术是一种精神消费品。
马斯洛说:吃饱饭了、有屋子睡了、有安全感了,才有精力想其他的。
但中世纪这段时间内,连年战乱,疾病肆虐。
人们都处于吃了这顿没下顿,能活一天算一天的状态,哪有那个美国时间搞艺术咧?
于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继承的古典艺术基本都断绝和失传了, 艺术水平不升反降。
中世纪黑死病流行
这也就间接导致了中世纪艺术家的技术很差!
技术扁平、没有细节、套路化、不讲技法,不求写实。
18头身的小可爱
即使是绘画天才,也是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成年累月的练习才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师。
没有老师,也没有系统的培训,当时的画师基本就是随缘画画。
光线的明暗、物体的比例、透视技巧等等,这些技术当时的画师通通都不懂。
各种比例失调、表情怪异,还能看出个宝宝的形状就已经算是老天保佑了!
*一起熬夜看偶像剧的母子
就跟你没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同样也没法让一个技术忒差的中世纪画家画出好看的宝宝。
*当你想睡觉但你妈妈一直在念经
宝宝画的丑!耶稣也背锅!
人们在可怜弱小又无助的时候往往就会投向宗教的怀抱,Its time to信奉耶稣基督!
耶稣:来信教
前面我们说到,大家是因为没钱吃不起饭才不搞艺术。
但是随着大家都信教,教会壮大了,就有钱了搞艺术了!
所以当时的书写和绘画大多都是被教士掌握并为教会服务,也就是传道布教的作用。
“醒醒,起床传道了”
简而言之,教会就是甲方爸爸!让你画什么,你就画什么!
但是当教会甲方爸爸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画个母子画,要那个,呃。。要有圣洁感。啊具体的细节你自己把握。”
画师们:“??“
“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暂停浮吸”
如此优美的文字!如此浩瀚的要求!这似曾相识但又不得不画的感jio!
Fine!《社畜读心游戏》又开始了!
母子画,指的肯定是圣母玛丽亚和圣子耶稣,没问题。
所以,教会出来的圣母子像大部分其实都是描绘的圣母玛丽亚和圣子耶稣。
“你好我们是圣人组合”
那圣母和圣子表情也好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冷漠。
那时人们认为,圣人们只有神性。是不会拥有人类的七情六欲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画的圣母的表情都像是一个个没有感情的女杀手。(爱开玩笑)
圣母:“使不得使不得!”(冷漠.jpg)
真正难倒大家的是,怎么把宝宝状的耶稣描绘出来呢?
教会说了,耶稣是神噢,他的形象是完美且恒久不变的,即使他在画里的形态是小宝宝。
那也不管!反正必须得是耶稣的经典形象。
鲁本斯《安葬基督》
没关系!社畜是不会认输的!
通过天天暗访健身房研究老大爷的肌肉走向,他们发现,在宝宝身上画上:
沧桑的面容、浑身健壮的肌肉、还有略微后退的发际线,最后加个光环!
迷人的“稣味”,这不就来了吗!
挤地铁10级选手
健身房史上最小年卡会员
所以说,“稣味”太重!可能才是丑宝宝诞生的原因!
宝宝画的丑,观念的不同才是最大原因
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其实还是观念的不同。
现在在我们看来,“爱护小孩”似乎已经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在中世纪,妈妈们却不敢在孩子身上倾注太多感情。
*当熊孩子尝试爬向你的手办柜的时候
文艺复兴之前欧洲经历了数次大瘟疫,人口锐减,生灵涂炭。
可能是上帝太爱他的子民,不忍心看见他们受苦,有些孩子甚至还未成年,就已经被召往天堂,变成了小天使。
小天使们(?)
孩子们受到漠视、不被尊重,甚至可以说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和对待。
他们还没来得及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就已经长眠于地底深处。
但在那个时代,太多人连自己都深陷困窘,又怎么保护这些刚刚出生的小天使们呢?
“妈妈,你的手指像蛞蝓”
所以那时候的人们,为了努力活下去,只能让自己进化成“冷漠”的人。
“如果失去孩子是在所难免的,那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爱他们。”
看起来就很紧张的母子关系
对孩子感情的缺失也反应到了艺术作品上。
所以中世纪的婴儿表情都是呆滞、夸张,怪异,和冷漠,全然不见孩子的童趣和可爱。
人间不值得.jpg
所以宝宝照这么丑,也可能就是因为,
画师们也是根本没有很在乎孩子的感受就随便乱画。(?
宝宝是几时变好看的呢?
在瘟疫的肆虐下,人类是完全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在躺平任嘲的同时,各行各业也都在百废待兴。
普通人有钱了,终于可以站出来跟画师提要求了:
“你们这画的什么啊!那小宝宝脖子上都是褶子!这也太过老成了吧?重画!”
*当你想谎称自己15岁却没想到眼尾纹和颈纹已经出卖了你的时候
这时这些画师们,为了争取订单都不断磨练自己的画技,为此他们研究画面的构图、人体肌肉走向、明暗比对等等。
这样,宝宝们才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可爱模样。
这幅拉斐尔的《椅中圣母》,就已经符合我们现代审美了。
圣母圆润的脸庞,微微泛红的脸颊。圣子摆动着胖胖的小腿,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画面中透出温馨和温暖的气氛。
拉斐尔《椅中圣母》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
当我们回看历史,却总是发现自己带着有色眼镜去评论历史的谁是谁非。
这些被我们嘲笑的丑宝宝,也只是在那个特别的时期诞生出的、当时人们不一样的审美,其实和现代的审美并没有高下之分。
当然,如果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的话,我们的确需要小小庆幸一下。
“还好我们的宝宝照没有这么丑,呼...”
作者|伊恩
简介|稻哥金丹续命
插画设计 | Cons Gerry 特别慢
十倍 好运加持,合字新玩法;
五朝 皇帝抱团,福气满天飞;
四方 神兽贺喜,等钱来报告…
一盒 · 万喜
把最好的爱,送给最对的人
限时组合优惠 2件98元/3件138元
数量有限,售罄为止
即可快速抢购~
【企业定制采购】
*本文参考来源:
[1].《“丑小孩”别哭!生活到底对中世界的小孩做了什么?》风笛艺术
[2].《为什么中世纪画作中的婴儿像猥琐大叔?》界面
[3].《为什么中世纪油画中的宝宝都那么丑?》齐晓晶工作室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对内容版权问题有所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如遇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