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久作品
东北,一个痴迷画女人体的男人
我的一个小朋友说,王老师,你画的女人体有特别的地方,看着挺好看的,就是这样的女人如果真要站在面前,还不把人吓死。
我说,你说对了,看来,你也懂那么一点艺术了。
艺术就是和生活有所区别,不然,还要艺术干吗。
艺术原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其实,高不高于生活,我倒没什么认为。
总而言之,艺术必须要和生活有所区别。
不然,还叫什么艺术。
女人体,未必表现的就是女人,它只是借助一下罢了,它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女人体来还原艺术家对生活中的美的反映。
当然,艺术家也可以借助山水,花草树木来再现艺术,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
艺术是通达的,所有的东西,都会在艺术家的思想里从新再现出来,形成新的艺术形式。
所以,艺术家有别于那些榆木脑袋的人。艺术家的头脑,就是一部电脑。时刻在编入各种各样的程序,再反映出来。
这也是艺术家有别于其他人的特色。
(文/王光久)
艺术家简介
王光久,笔名王疯子,在某教育局工作。
毕业于吉林教育学院。
辽源市政协委员。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圪垯山泥人王第三代传承人。
《吉林名人》记者。
『圪垯山书画报』主编。
吉林教育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香港民族文化促进会顾问。
长白山松岩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会长。
辽源政协书画院理事。
辽源市工艺美术大师。
六岁师承父母学习泥塑艺术,早期研习西方绘画、东方绘画,对中西方艺术均有较深的造诣。同时研习小说,散文,诗歌等艺术。出版有小说卷,诗歌卷及八本画册,事迹八十年代收入《青年教师明星录》,后收入《全国教师明星录》。小说获中国短篇小说学会小说大赛二等奖,散文获《中国教育报》散文大赛三等奖,油画“中国的最前沿——邓小平”被深圳某收藏家收藏。
辽源图书馆,沈阳图书馆收藏了小说集《男寝》及诗歌集,画册等。
参展情况:
1980年,电影宣传画《谁来赴晚宴》获沈阳军区电影宣传画展览三等奖。
1983年,漫画《甩》获北京、天津、四平、辽源四城市联展优秀奖。
1986年,篆刻《十二生肖》获中国少数民族首届书画艺术大赛优秀奖。
2012年,泥塑作品《反法西斯抗日战争70周年》获长春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金奖。并获优秀传承人称号。
2014年,成功地策划了“庄上雅集东西南北”八人国画大师作品展及笔会,得到了石家庄市市民的喜爱。
2015年,泥塑《闯关东》系列艺术作品获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赛优秀奖。
2016年,应组委会邀请参加中国第二届国际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获优秀传承人称号。
2016年,应组委会特邀参加深圳“莲塘”跨境电商产业园组建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2016年,获中国观网最佳上榜非遗传承人称号。
2017年,《泥韵墨彩》王光久从艺五十年全国巡回汇报展,在长春群众艺术馆成功举办,获得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2019年4月28日在辽源市博物馆策划大型“笔墨丹青颂祖国”辽源庆祝建国七十周年艺术作品展大型展览,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2019年,东北70年30位具有影响力人物上榜人之一~辽源市书画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王光久教授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