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言
随着天气的变冷,很多小朋友都开始被家长和长辈捂得像一个"粽子"一样,里三层外三层。而家长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怕寒冷的气温把孩子"冻坏了"。就像网友说的: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案例
由于天气的骤降,很多人都把自己压箱底的保暖衣服拿了出来。而有这样一位小孩子,全身上下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就连面部都被围巾包围起来,只剩下一双若隐若现的眼睛眨巴眨巴的望着周围。
而孩子这样穿着的原因是奶奶担心孩子会被寒冷的天气冻坏了身体,而且由于气温过低,所以奶奶觉得孩子不穿多一点就会太冷了。而事实上,给孩子穿这么多的衣服,甚至连口鼻都捂住,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出现"捂热综合症"的情况。
对于奶奶的想法,网友都司空见惯的表示:是亲奶奶没错了。那为什么很多的老人在冬天的时候会觉得孩子"很冷"需要多穿衣呢?冬天给孩子穿衣服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
分析
"你奶奶觉得你冷"的原因
1)老人与孩子的体感不同
老人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对外界温度的变化会相对比较的敏感。因此他们很容易就能够感觉到温度的下降,而且老人们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身体储存热量的能力会比年轻人要弱的多。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一到天气冷就会用保暖的衣服来御寒。所以他们同样的会认为孩子也会受到寒冷天气的侵扰,于是选择给孩子增添很多衣物御寒。
事实上,孩子的体温比正常成人的体温要高。再加上孩子好动的性格,他们在运动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所以他们的体感跟老人们的体感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的。
2)觉得孩子比较脆弱
在老人的眼中,孩子因为年龄小,所以对很多情况都不太了解。而且孩子的发育还不成熟,处于一个比较脆弱的阶段。所以一旦天气变冷了,老人担心孩子的身体难以抵抗住寒冷的侵袭,就容易生病。而生病是一件极其难受的事情,老人也不忍心看着孩子受到疾病的困扰。所以他们会提前的做好"保护措施",而最常见的保护措施就是给孩子穿上很多保暖的衣物。
冬天给孩子穿衣服要注意什么
1)学会判断衣服是否适宜
天气变冷之后,家长在给孩子穿衣服时要注意适量。并不是衣服越穿多就越好,有时候孩子可能因此会被"热出病"。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穿完衣服后的一段时间要通过触摸孩子的后颈和后背,如果出现出汗的情况,就表示衣物穿的过多了。除此以外家长可以通过孩子锁骨的温度进行判断,像是孩子的锁骨比较温暖,就证明衣服的量是适中的。
2)倾听孩子的感受
3岁以上的孩子对于冷暖已经有很好的感知了,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切勿盲目的"自我感觉"。而是要学会去问孩子的感受,孩子有其自身对外界的体感,当孩子觉得自己太闷热的时候,家长就要适当的减少孩子身上的衣物。
总结
家长由于对孩子的担心,所以给孩子穿很多的衣物。往往这些做法才是孩子生病的原因,像是孩子穿太暖而流汗,贴身衣服湿了后孩子就容易着凉。所以家长在冬天给孩子穿衣服一定要注意分寸,切勿站在"我觉得你冷"的角度给孩子穿衣。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