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断奶后不排残奶=致癌?排残奶究竟排的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72
导读

但牙膏不同的是,牙膏不挤出来是不会自己消失的,但乳房里的这些 「浓缩乳汁」会慢慢被身体吸收,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排」。 要知道,再次怀孕哺乳时,我们的奶水又将重新大量分泌,奶水的产生更多是激素与神…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妈妈们都要面临着一个问题:断奶。

而美容会所、月子中心,却在这个问题里看到了商机,炮制出一类「胸部恢复项目」,其中最火的项目是:断奶后「排残奶」。

而随便搜下网上关于「排残奶」的软文,能让人把下巴都吓掉在地上:

残奶 = 癌?!

这些恐吓式宣传的狂轰乱炸下,妈妈们对残奶问题,即担心又害怕。

可是,真的需要担心吗?

挤出的浓稠「残奶」,究竟是什么?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很多妈妈都会发现,自己在断奶后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里,仍然能从乳头中挤出少量牙膏样的黄色粘稠物。

这些所谓的「残奶」,并不是什么毒素,其实是断奶后储藏在乳管里面仍会被挤出的乳汁,是正常现象。

乳汁之所以变得稠厚发黄,跟乳汁中主要成分——水分逐渐吸收有关,因为太长时间不喂奶,乳腺停止了运作,就好比一个牙膏,长时间不挤,脂肪比例就高了,所以就会显示出脂肪的浅黄色。

但牙膏不同的是,牙膏不挤出来是不会自己消失的,但乳房里的这些 「浓缩乳汁」会慢慢被身体吸收,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排」。

「残奶」不排,会患乳腺癌?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胡扯!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残留乳汁会导致乳腺疾病,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对于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中,从未提过残留乳汁会致病。

乳腺癌的「高风险」指征包括:

  • 经过专业的风险计算,得到终身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大于 20%;
  • 基因检测发现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比如安吉丽娜 • 朱莉)
  •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
  • 10~30 岁时曾做过胸部放射治疗等等。

哪儿有残奶甚至是乳汁的事儿?

妈妈们惧癌的心理可以理解,但 最好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就是定期进行乳腺临床检查,而不是什么「排残奶」。

「残奶」不排

会得乳腺结节、乳腺炎?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乱讲!

不管是乳腺结节还是任何乳腺疾病的发生,和残奶之间没有任何的因果逻辑关系,未哺乳的女性也会发生乳腺结节等疾病不是么?

如果断奶后乳房分泌出脓水、咖啡色、红色液体,这说明乳腺出现了问题,或者有炎症、病变,和乳汁变质没有一点关系,赶紧去看医生,别指望那些不靠谱的「江湖郎中」。

「残奶」不排

会堵塞乳腺影响二胎哺乳吗?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瞎说!

「残奶」在乳管里的量微乎其微,而且是在被身体中的「清道夫」细胞吞噬排出消化的过程,完全不用担心会堵住乳腺管,更不会影响下一次的哺乳。

要知道,再次怀孕哺乳时,我们的奶水又将重新大量分泌,奶水的产生更多是激素与神经反射共同作用的过程,与妈妈的哺乳习惯也有很大关系,这个没奶的锅,「残奶」不背!

「排残奶」,说白了就是商家利用女性对于疾病的恐惧,创建名目来赚钱的噱头。

珍爱乳房,捂住钱包,远离排残奶。

断奶后,女性确实是需要一年两年的乳房恢复期,这期间妈妈们唯一需要花钱做的就是——定期体检。

内容策划:皮卡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本文经由 妇产科主治医师 李姗 审核

参考文献:

1.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