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跳跳因为腿部外伤一直轻微疼痛,一个月后跳跳的疼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夜间越来越明显。在当地医院检查拍片,没有发现异常,诊断为生长痛。
一个月之后跳跳越来越痛,而且膝关节明显肿大,当地医院再检查时高度疑似骨肉瘤。最后,跳跳在南京的大医院活检确诊为恶性“骨肉瘤”。跳跳的主治医生马医生表示,跳跳入院时,膝关节增大到正常人的1.5倍,无法伸直也无法行走。
跳跳在接受完三个疗程的化疗后,肿瘤依旧疯长,在确认化疗无效且癌细胞没有转移的情况下,医生对跳跳实施了截肢手术。术后跳跳的肿瘤好了,但却永远失去了一条腿。对此主治医生表示惋惜,要是能早来两个月,或许孩子就能留住健全的身体。
骨肉瘤是常见的骨科肿瘤,多发生在8-18岁的青春期孩子身上。目前还不清楚发病原因,无法预防。专家表示,骨科肿瘤存在病情复杂,诊断难的情况,如果肿瘤不长在腿上而是长在软组织或者其他部位,就容易发生漏诊。
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盲目无知,以及医疗工作者的盲目对待,更是加大早期肿瘤的确诊难度。而肿瘤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保全身体的关键。视频里跳跳的肿瘤长在腿部,在患病之初拍了片,但由于基层医院对这类肿瘤了解有限,而没有诊断出来,让跳跳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十分遗憾。所以,孩子的身体有异常,家长一定要多留心,骨科肿瘤早期的一些危险信号,家长一定要注意:
1.骨科肿瘤的疼痛刚开始是隐匿性疼痛,疼痛持续时间长,间歇期越来越短,最后成为持续性疼痛,尤其是晚上。
2.疼痛发生一段时间后,四肢比较浅表会形成肿块,用手就能摸到。
3.功能障碍,病情发展都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功能性障碍,病情发展越迅速则功能障碍症状越明显,还可伴有相关部位的肌肉萎缩。
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痛——“生长痛”,骨科肿瘤早期的痛容易被误诊为生长痛。生长痛有以下特点:
1.多见于下肢疼痛
最常见的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也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双侧疼痛居多。
2.多为肌肉性疼痛
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疼,疼痛的部位无红肿或发热的现象。
3.疼痛多于夜间发生
疼痛几乎都在晚上发生,孩子白天即使不舒服,因注意力转移多数无法察觉,夜晚孩子更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疼痛上,所以生长痛多发于夜间。
“生长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作局部按摩、热敷,减轻疼痛程度,也可以转移孩子注意力,尽量安抚。如果孩子生长痛剧烈,家长可限制孩子的剧烈活动,并适当补充促进骨骼生长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奶、骨头、核桃、鸡蛋、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虽然父母不是医生,但平时也可多上网、查资料或者跟其他父母交流,对孩子的健康要有基本的常识。父母一定要多关注孩子身体的异常,做有心父母,才能更好确保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