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圆(化名)心中,她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给弟弟安置一个小家,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令她的愿意难以实现,那么接下来,曾圆又会如何解决弟弟的安家问题呢?她又为何执意要在老家给弟弟建新房子呢?
叶落归根、不忘本源,虽然曾圆没有在山里的村庄长大,但是这种意识却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由于一直在杭州工作,条件上的限制,曾圆已经一年多没有去祭拜爸爸,这回,她准备和奶奶一起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看望爸爸,驱车行驶半个小时后,便是一段陡峭的山路,需要徒步前行,山上杂草丛生,前进之路十分艰难。
曾圆和奶奶清楚着周围的树枝,以便开辟一条道路,只是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见到了久睡黄土之下的爸爸,此时他们内心日夜的思念和经历的委屈,在这一刻得到宣泄。
哭声荡涤着沉静的山岭,久久不能平息,祭拜结束之后,曾圆却还跪在爸爸的墓碑前不肯离去,在曾圆三姐弟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命运的不公时常来临,但幸好他们有奶奶这样一个坚实的后盾,自始至终老人都在为三个孙子出头,其实,在曾圆的爸爸去世之后,周围的亲人对姐弟仨也在尽力地照顾,听说曾圆要建房子,曾圆的大姑父二话不说表示会尽全力给予助。
而让人惊讶的是,曾圆的奶奶随后告诉我们,事到如今主要问题其实不是在儿子曾林华(化名)身上,曾林华也只是身不由己,这样的说法不免令我们感到惊讶,老人眼中的“另有其人”会是谁呢?
夫妻俩一致认为,其实儿子曾林华内心还是愿意为孙子加盖一层房屋的,只是迫于儿媳的压力,才最终导致承诺无法兑现,在和曾林华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见到了他的妻子周花平(化名)。
周花平很爽快的带我们去看一下新建的房子,曾林华表示现在的新房是购买了别人的地基才得以建成,为了建造整个新房,他从资金、时间、心力上都付出了很多,周花平不同意在现有的房子上在加盖一层给侄子,因为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成家后和侄子生活在一起,会有诸多不便。但她并不反对侄子现在在新房里居住,对于周花平的表示,老人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显然,对于口头承诺,老人一百个不相信,那么面对大伯和伯母拒绝加盖一层新房的态度,曾圆又该怎么办呢?曾圆提议:让大伯买一块地基,我们自己盖房子。面对曾圆的提议,曾林华之选择拒绝,听到儿子这样的答复,老人非常失落,当场情绪失控。
对于整个家族目前的纷争,12岁的弟弟私下悄悄跟记者说,他不知道姐姐在争什么,但他知道姐姐和奶奶不开心,而这不开心都是因他引起,他心力其实也不好受,他说只要她们在就好了,不想让她们去争什么。
“只要她们在就好了”希望孩子的这句话,能让大人们有所警醒,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夏万间,夜眠仅需六尺,曾圆,在19岁的岁月旅途中心揣一个简单的愿望,却遭遇了人情冷暖,她一心为弟弟寻觅一个属于他的家,却不曾想这个家却来的如此不易,一块栖身之所,映射的是亲情的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