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科技媒体Techcrunch昨日(11月12日)报道,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近期以新闻稿的形式宣布,最迟将于2020年4月关闭位于德美的两座速度工厂。这似乎意味着阿迪达斯启用机器人,并旨在令生产端更接近消费端的实验暂时搁浅了。据悉,在关闭速度工厂的同时,阿迪达斯将在亚洲供应商处部速度工厂技术。 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阿迪达斯关闭速度工厂的事件。
据悉,阿迪达斯的这两座速度工厂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在德国安斯巴赫和美国亚特兰大成立,其利用的是高科技机器人生产模式。
这两座工厂是阿迪达斯分散生产流程战略的一部分,是其一个试探性过渡项目。除了通过极高的自动化程度实现快速运转之外,阿迪达斯的另一考虑是试图让生产端更靠近消费端。
据悉,阿迪达斯首席营销官埃里克·利特克曾表示,其成立速度工厂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改变大多数产品都是在亚洲制造后,再被运往欧美等销售市场进行销售的局面。
不过从阿迪达斯的尝试来看,把大量生产环节放在欧美等核心消费市场,目前似乎还不太有实操性,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也似乎不够现实。
据悉,阿迪达斯放弃机器人工厂的原因之一是机器人工厂很难快速重新配置或重新利用,机器人的使用比培训人类劳动力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标准工具要困难得多。
在一番尝试后,阿迪达斯得出“目前把生产技术环节部署在亚洲依然更加经济和灵活”的结论。
据悉,阿迪达斯两个速度工厂的关闭可能会减少或转移其提供的160个左右的工作岗位,但阿迪达斯将继续尝试利用机器人生产产品。
在延续传统的生产模式,在劳动力和管理费用较低的东亚生产产品的同时,阿迪达斯表示会把此次实验中的部分创新技术于 2019 年年底转移至亚洲地区的合作制造商。
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认为,因从全球化来看,产业价值链各有分工,阿迪达斯在生产产业基地做人工智能化的布置是合适的。
而针对阿迪达斯此前在德美尝试速度工厂的做法,程伟雄表示,德美在鞋服饰制造端已经式微,远离亚洲鞋服饰产业基地,可能会存在面辅料等配套无法满足工厂设置的情况。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选择高科技机器人生产模式,产能提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南都见习记者 钱小莉实习生 梁馨尹
编辑:钱小莉